
父 与 子
作者:李兵)
今天是周五,多少还有些忙,因为上午还有两节语文课和一节美术课,第四节课又忙着参加扶贫会(2020年---是全国扶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接着入户走访。但是再忙也要把萤火虫的服务工作做了(已经几天都没好好做了),于是中午匆匆吃过饭,来到学校,梳理一下情绪,让自己静下来,把心情用笔墨抒发出来。忙到下午两点钟,又赶去中心小学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操作平台的培训会,五点之前驱车,赶到三十公里左右的县城二中接七年级的儿子回家过星期天。
当我们父子见面的那一刻,彼此眼睛里流露着幸福。不用多说,上车回家。在路上,问问儿子这一周是否在学习上有压力,儿子回答的声音很小,但有些沙哑,我知道肯定又是读书多,喝水少造成的,我的心中不太平静。我又问他是否向他的同学杨某转达了我的话,儿子表示已经转达了。事情是这样的,儿子的一位同学向我儿提供不适合中学生看的小说,我发现后和儿子彼此交流了如何正确选择书籍,让儿子明白了: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并让他转达我的意思。作为同学,又是好朋友 就要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互相帮助。
在车上,儿子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爸爸,我被学校抽中参加了学校的学科竞赛,但成绩不太理想!”
“咋不理想了?”
“嗯......老师说我不一定占住名次”
“那您们班总共被抽几个参加竞赛?”
“5个......但是我们学校这次成绩最好的学生比我只多5分,我因为一道题检查出来错误了,可是当我快要改正完的时候考试时间到了,失掉了三分。要不然.......”
我了解我儿子当时的心情,也替他遗憾,但我不能给他太多的安慰。我深深地懂得: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孩子,你还记得《了凡四训》这个故事吗?”
“当然记得。”
“那你还记得开始的场景吗?”
“记得,那是主人公的儿子考学失败归来的那个片段吗?”
“.......爸爸,我明白了!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你放心,我一定努力!”
我长舒一口气,对儿子语重心长的说:“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那就是你看我,我看你,互相起榜样作用。”
儿子点点头。
“我们同为学习者,你是二中的一份子,我是校品中国的一份子,你是中学生,我是萤火虫,你要为国争光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是为照亮某个角落而努力报效祖国的教育事业。我们目标一样,都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看,你现在已经成功地向前迈出了一小步----被学校选中参加竞赛,我也迈出了一小步---由最初的参训学员到被萤火虫团队接纳,我们都被认可了。但我们只是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怕困难,不畏挫折,勇往直前。我相信既然我们能被认可,就预示着我们将来一定会成功,但前提是我们要不懈努力,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只见儿子眼里充满光芒,神情愉悦很多。
“儿子,咱们再把我们当初的约定升华一下好吗?”
“好呀!”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彼此同心同德,学习发愤努力,做别人做不到的,赶在别人之前,做学习上的强者!”
.........
我和我儿子的故事到这里先暂时告一段落,对后续感兴趣的看官,我会连载,不负众望。
其实,我儿子小学一年级就一直跟着我,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我深深的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给孩子的示范。养不教,父之过,我坚信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他父母是否有修养,换句话说,就是教书在老师,育人在家长。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很重要,正所谓“德行天下。”
孩子大了,终究一天要像鸟儿离开我们到广阔的天地中去,我勇敢的放手。只身在外,处在陌生环境中,难免和素不相识的人交往,有利于行的和不利于行的同时扑面而来,孩子无法辨别清楚,我们要加以引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让他们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我要让我的孩子明白:即使别人做的不对,也不要严词令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不要总戴有色眼镜看别人,要用一颗爱人之心感化别人。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并时刻散发满满正能量,即使对方是一片盐碱地,爱的种子也会在哪里生根发芽。
我要用爱心去温暖我的孩子,给他幸福,给他一个明确的目标,让他走在我用爱铺成的光明大道上,由我亲切呼唤、指引和鼓励,健康向上不断前行。我要为他打造一片广阔的田野,在春天播撒爱的种子,生根发芽,金秋时节收获到爱的果实,然后交给他,让他继续我未完成的工作,一直延续下去.......
作者李兵系西平人和乡中小学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