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王孙-岸田新内阁可能对华更微妙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1月12日参考消息网、新民网等综合日本共同社等媒体消息,随着日本众议院选举落下帷幕,岸田文雄在11月10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第二次岸田内阁当天成立。

一度令與论不解的是,10月4日,自民党总裁岸田文雄出任日本第100任首相。可10天后,岸田首相又突然宣布解散众议院。由于在10月31日举行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中,执政联盟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获得过半议席,得以继续联合执政。11月10日,日本召开众院选举后的首次国会,指名选举岸田为日本首相,他也就顺理成章得以连任并组成“2.0版本”的岸田内阁。但岸田文雄不到40天的第一任期,也创下了战后日本一任首相执政天数最短纪录。

更令與论一度不解的,岸田的2.0新内阁是原内阁人员全部保留!而仅有唯一变化在于:“2.0”版本的内阁中,岸田任命了曾任文部科学大臣的林芳正担任外务大臣一职,

面对日本内外舆论对岸田首相是“傀儡”角色的质疑。以“春风待人、天衣无缝”为座右铭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连任后交出了第一份答卷。一番细微的人事调整,可见岸田的确下了大功夫。
在安倍、麻省等自民党“老人”面前,岸田的这番“功夫”是否“天衣无缝”?对于即将到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这又意味着什么?

观察家们注意到,林芳正并不是前首相安倍晋三中意的外相人选。在将岸田文雄扶上首相位子的安倍眼中,前防卫相小野寺五典才是合适的人选,但岸田有自己的坚持。

现年60岁的林芳正是岸田的心腹,接替已担任自民党干事长的茂木敏充成为外相。这一变动源于自民党前干事长甘利明因选举失利而辞任,茂木敏充取而代之,空出了外相之位。
林芳正从政经验丰富,素有“政策通”之称。他还担任跨党派组织“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会长,是一名“知华派”。10日在国会门前面对记者时,林芳正说:“(自己)充满感激之情,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公认的“知华派”,林芳正与其父亲林义郎堪称推动中日友好的父子档。
违背安倍的意思、选择林芳正出任外相,在观察家们看来,这说明岸田文雄试图摆脱安倍、麻生等党内“老人”的影响,与他们保持距离,试图证明自己并非“傀儡”,为执政生涯烙上属于自己的印记。

与此同时,岸田有意改变菅义伟时期日本外交严重失衡的局面,试图借任命林芳正为外相,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
尽管岸田文雄在此次大选中拿到了“信任票”,对他的牵制依旧不少。林芳正在自称“知华派”而非“媚华派”之后,又宣布辞去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一职,显然是为了避嫌,回应日本国内对于他“亲华”的疑虑。“所以,岸田启用中谷元作为负责人权事务的首相助理。”

曾任防卫相的中谷元“鹰派”色彩浓厚,此前他曾发起成立跨党派的思考人权外交议员联盟,追随西方推动自民党出台所谓日本版《马格尼茨基法案》,试图对中国说三道四。通过对中谷元的任命,岸田企图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增加筹码,其内阁在对华政治上的两面性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同时也需要看到,以林芳正和中谷元这两张牌平衡对华外交的同时,内外都受到牵制的岸田试图借此做出安抚美国、安抚党内保守势力的姿态。

“小小一个的人事变动,却可能是权力变动的一大步。”观察家们认为当前,“岸田派”仅41人,在自民党内位列第四,远远落后于由89人组成的最大派系“安倍派”。将未来有希望成为首相的“岸田派”二把手林芳正安排在外相这个重要的位子上,岸田也企图增强自身派系在内阁中的分量,未来有可能会继续对留任的原班人马陆续“开刀”。
然而,安倍晋三、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及自民党前干事长甘利明组成的“3A”体制控盘日本政局多年,岸田能否借这一小小的人事变动撬动“3A”体制?
安倍晋三11日复出、正式接任自民党最大派系会长。日本多家媒体也报道称,安倍有意在自民党内建立“造王者”地位。因此,安倍在自民党内依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光环正逐渐黯淡,因为三个麻烦“缠”上了安倍。首先,由于“麻生派”人物甘利明在小选区落败,“竹下派”茂木敏充接任自民党总干事,然而“竹下派”与“安倍派”素有宿怨。其次,安倍之父安倍晋太郎与林义郎曾于中选区时代在山口县同台竞争,而安倍所在的山口第4选区和林芳正所在的山口第3选区可能会在下届众院选举中合并,丑闻不断且得票数大跌的安倍将遭遇口碑不错的“世敌”林芳正。最后,“安倍派”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部分资深议员不满安倍出任会长,不排除退会的可能。

但即便如此,观察家们认为,岸田要想坐稳首相位子,摆脱“3A”体制,岸田仍需小心谨慎。由于反感派系政治、“老人”政治,民众将矛头对准了岸田。因此,靠安倍等“老人”上位的岸田,既不得不迁就“贵人”,但又需要尽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安倍等保持距离。而防控疫情、提振经济等几座“大山”还横在面前,岸田文雄需要稳妥行事、拿出成绩,为明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做准备。
至于“岸田内阁2.0”时代的中日关系,当下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当下中日关系新旧矛盾交织,日本拿人权问题做文章,只会增加中日双方对立的风险。
但另一方面,首相岸田文雄、日本财界和民间都对改善中日关系怀有期待。一份由中日两国机构共同实施的中日民意调查显示,对日本持负面、消极评价的中国受访者比例高达66.1%,比此前猛增13.2个百分点。“这对日本冲击很大,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忧虑。”观察家认为,当下中日关系改善存在两个契机,一是北京冬奥会,二是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如何抓住契机,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日本民众等待岸田交出后续答卷。

笔者认为,在中美关系紧张、中日关系正迈向新时代的背景下,岸田重用“知华派”林芳正出任外相,亦面临诸多挑战。林芳正懂得中国政策的逻辑,人脉协调和处理能力非常强。他在对华方面会有一些新思路,或许会带入一些个人政策偏好。不过,他这种新思路必须要放在日本外交的大框架下来看待,当下的大框架就是岸田所继承的安倍对外路线。为此,特赋《忆王孙》为评为观。
翻新内阁岸田忙。
知华臣相芳正香。*
不做傀儡岂愿凉。
试分床。
中日微图非梦长。
注*指,日本新任首相岸田仅几十天翻新内阁,仅仅新在:任命不被安倍、麻省等“老人”看好的公认“知华派”林芳正出任外相、升任内阁二号人物,令外界对岸田的对华政策产生微妙联想。
——2021年11月1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