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立冬(小说)
耿志平(甘肃)

一弯上弦月挂在天边,稀稀疏疏的星星眨着眼,显得那么小,那么远。村庄里静悄悄的,只有公路上的汽车开过时发出或大或小的声音。
才下过雪,今天天气晴朗,阳面的雪都消了,靠阴的地方雪化了,晚上结成了冰,在灯光照耀下明晃晃的,让人不敢轻易在上面走。
立冬节气到了,他猛然想起他是立冬那天生的,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自己两鬓都有了白头发,父母都已经去世多年了。一股热泪瞬间从眼角滑落……
寒风呼啸,吹得门口的树发出呜呜咽咽的响声,昏暗的煤油灯下,一个产妇疼痛的呻吟着,丈夫束手无策,不安地在地上走来走去。他已经让人去请接生婆了,这是第三胎了,第一个长了两岁夭折了,第二个早产儿,还没出月子就死了,看着妻子痛苦的神情,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心里默默地念叨“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妻子孩子平平安安。”他们再也禁不起折腾了,两个孩子夭折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十几分钟后接生婆来了,产妇羊水已经破了,肚子更加疼痛了,在接生婆的帮助下,婴儿的啼哭代替了产妇的喊声,他站在窗外急切地问道:“男孩女孩?”接生婆说:“带把的,”他喜极而泣,我们王家终于有后了。他已经不知道寒冷了,其实脚早都冻木了,手也冻的生疼。
那时候不允许男人进产房,认为不吉利,他把一切给母亲安顿好,就去隔壁窑洞睡了,该给娃起啥名字呢?宁宁?平平?安安?强强?超超……他脑子里想了好多名字都觉着不中意,前两个夭折了,这个命根子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对,就叫王康,小名康康。他想好了名字,脸上带着笑容睡着了。
康康的奶水很足,就是不好好长肉,一家人心里着急啊!奶奶给杀了两只大公鸡让月婆子补身体,一个月出来,娃才七斤重,月婆子到是胖了几斤,不过康康挺皮实,不太哭闹,吃饱了就东张西望,时不时吃自己的小手。一家人都特别疼爱这个得来不易的娃,爷爷和父亲干活都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康康每次生病的时候,家里人就提心吊胆,还好,总算有惊无险,都是小毛病,没得过什么大病。六岁就吵着要去上学,爸妈嫌太小,就在七岁给报了名。
康康是一个温顺的孩子,从不和娃娃打架,每次有人欺负的时候,就哭着说:“我给我妈告去呀,”一边抹泪,一边用袖子擦眼泪和鼻涕,回去却只字不提。欺负他的那些娃娃自然没有受到康康家长的责骂,更没有挨自己爸妈的打,以后也就不再欺负他了。
康康特别聪明,老师一讲就会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老师很喜欢,家里人也很得意。他性格内向,从不惹是生非,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虽然全家很疼爱他,他没吃过山珍海味,没穿过几次好衣服,吃穿都是凑合着。不过他并不埋怨家人,每天来往十来里路去学校,从没迟到早退过,每当下雨的时候,通往他家的那条路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等到回去一双鞋已经不成样子了。下雪的时候则和同村的伙伴,一路溜着回来,显得并不太困难,也给他童年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他都顺风顺水,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老师和家长都说他肯定能考一所好大学,也不知怎么了,学习那么好的他,每次正式考试就晕堂,有时脑袋空空,啥都想不起来了。所以第一年高考名落孙山,他失落自责了很长时间,在家里不愿出门,一句话也不说,家里人虽然没有抱怨,但都感觉遗憾。

第二年康康去县里的中学复读,比以前更加刻苦了,高考完又榜上无名,看着墙上的奖状,他泣不成声。他真不敢相信,比他调皮学习差的同学都考上了专科或本科,他却成了落榜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话,看着那些家长的笑脸和鄙夷刻薄的眼神,康康爸妈觉着抬不起头,仿佛做了天大的错事。康康更加沉默不语了,看着整天四门不出的儿子,怕儿子想不来出事,他爸给一位做生意的兄弟说好让康康去帮忙,也好补贴家用。
叔叔经营建材生意,康康跟着看摊和帮忙送货,有时也算账。他很勤快,叔叔婶婶很喜欢他,整天忙忙碌碌,闲下来了就捧起书看,只有在书里才能找到快乐。
这样过了两年,他也弄清了叔叔的进货渠道和利润,突发自己单干的想法,再加城里人都纷纷买了商品房,需要很多装修材料。回去和爸妈商量了一下,爸妈,做生意也不懂,看儿子执意要弄,也就大力支持,只是家里没有钱,找了在银行工作的亲戚,贷了十万块钱,租了临街的两间铺面,说干就干,第一个月就赚了五千多,顶爸妈一年的收入,一家人特别开心。
康康诚信经营,生意越来越好,雇了一个人帮忙送货,只是顾不上吃饭,爸妈就在农闲时来给看门做饭,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隔壁做涂料生意的李老板的一个表妹常来找表嫂玩,时间久了也就和康康熟悉了,那个姑娘叫倩倩,高挑的个子,一双好看的眼睛仿佛会放电,见人总是笑嘻嘻的,康康爸妈也挺喜欢那姑娘的,在倩倩表嫂的撮合下,定了这门亲事,在那年的元旦,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所有亲戚都来祝贺,爸妈脸上也乐开了花,康康心里更加高兴,虽然高考失利,但生意却很红火。心里很是安慰,看着新媳妇姣好的面庞,他把她轻轻搂在怀里,他觉着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和倩倩一起去门市忙活,一起收工,走路时总是手拉手,熟悉的人都说是天生的一对。不久后倩倩怀孕,这不吃那不喝,急坏了一家人,康康妈妈就想法设法给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倩倩从来不去厨房帮忙,衣服也不洗,婆婆就说娃娃年轻又怀孕,把一切都包了,只等着媳妇给生个大胖孙子。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第二年秋天,倩倩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虽然公公婆婆有点失落但还是很爱孙女。把倩倩当女儿一样爱护,不让受一点点委屈。康康看着漂亮的媳妇和乖巧的粉嘟嘟的女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更爱倩倩了。康康特别喜欢《卫风•木瓜》里的那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觉着倩倩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因为有著名的作家琼瑶,他就给女儿起了王瑶的名字,小名瑶瑶。
日子一天天这样过着,康康晚上闲下来的时候就拿起那本不知道翻了多少便的《平凡的世界》看,他觉着孙少平和孙少安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有一天老爸砍柴摔断了腿,康康领着爸去市医院给做了手术,耽误了十几天时间,生意自然交给倩倩打理,女儿由婆婆照顾,每天忙忙碌碌,倩倩不高兴了,那时还没手机,她就给熟人捎话带信让康康回来,没办法,康康只好把远嫁的妹妹叫回来伺候他爸。回来后,媳妇问做手术情况,他就一一给说了,当她听到说花了一万多块钱的时候立马翻了脸,那时候还没有合作医疗,住院费不能报销,康康觉着替父亲治病是天经地义的事,媳妇却不依不饶,那次发生了结婚以来第一次吵架,为了爸康康也就忍了。
从那天开始,倩倩不再是以前笑嘻嘻的
模样了,动不动就发火,给婆婆甩脸子,给康康找事,无论康康怎么劝怎么忍都无济于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康康看书时被倩倩把书撕破扔了,骂到:“你整天看你大那头能吃还是能喝?”无尽的苦恼把康康包围,母亲也无能为力,只能忍气吞声,偷偷地抹泪。

两个月后,康康那天身体不舒服,买了些水果,给老妈买了她爱吃的桃酥,拿回家看见老妈眼睛红肿了,知道媳妇又和老妈淘气了,他把桃酥放在妈的床头,刚走出来,倩倩怒气冲冲进来一把把桃酥扔地上,踩了几脚。他一下震惊了,顺手给倩倩两个耳光,倩倩吼叫着抓起他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一口,瞬间胳膊上出现了一个深深的血印子,血慢慢地渗了出来,钻心的疼痛让他几乎疯掉了,两个人扭打在一起。母亲哭着拉,把谁也拉不开,瑶瑶一个人在童车里哭,没人顾上管她了。
窗外的雨像往下倒一样,雷声震得窗子响。等他筋疲力尽坐下来时,才发现母亲不在了,他再也忍不住了,抓着自己的头发,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流淌,匆匆拿上伞冲出门去找母亲。
母亲没拿伞,跌跌撞撞地回老家了,生了一肚子气又淋了雨,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康康跪在母亲的灵前痛哭流涕,觉着都是自己害死了母亲,他无法原谅自己。
办完母亲的丧事,他就提出了离婚,倩倩提出要十五万,他给了,他要了女儿的抚养权,雇人照顾一瘸一拐的父亲和女儿。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他的心多少有了点安慰,很多人都劝他再找一个,女儿不能没人照顾,他不肯答应,他怕找的人虐待自己的女儿和父亲,他被情伤的太深,不敢再想拥有爱情了,就这样单过了八九年。
父亲后来得了胃癌,在受尽痛苦的折磨后,悄然离世,那最后的亲情不在了,他的天塌了,他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整个人一夜间苍老了许多。他怎么也想不通,父亲给他取了康康的名字,虽然身体不健壮,人稍微瘦消一点,但没有啥病,只是自己遇人不淑,害了自己,也害了母亲,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彻底瓦解了……他一夜夜失眠。
如今女儿上高中了,他厌倦了生意,搬回老家居住,想爸妈的时候就去他们的坟上看看陪陪,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他只有在老家才觉着心里踏实。

今天是立冬了,女儿在市一中上学、寄宿,他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情,痛苦像潮水一般涌来……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甘肃镇原人,爱好看书,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都市头条上发表,数篇被都市红榜和热点推荐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