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消失的何官镇石家庄自流灌溉工程
刘炳义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流经青州市何官镇石家庄的两条河流,龙泉河,甘河,流量都非常大,特别是龙泉河,两岸泉水众多,甚至喊一声,泉水就会流出来,特别灵,所以又名灵泉河。
聪明的石家庄人,截断龙泉河,甘河,在这两条河上筑起大坝,兴建水库。并利用古官道大苜蓿沟,将这两条河流连接起来,实现了自流灌溉。并且试种水稻成功,这在当时可是开天僻地的大事情。由于能旱涝保收,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当时的益都县委多次在石家庄召开粮食生产现场会,石家庄遂成为益都县粮食生产的一面红旗。
时光进入1958年,毛主席发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大跃进运动。大办人民公社,石家庄和邻庄结成了晨光农业社,掌管晨光社大权的邻村负责人,早就对石家庄的自流灌溉工程垂涎三尺。在全社一盘棋的借口下,不顾流差,也没有加高,加固大坝的情况下,强行向地势高的邻村供水,造成大坝溃坝。
造福石家庄人民的自流灌溉工程消失了,只留下半截土坝静静地躺在干枯的龙泉河上,诉说着人间苍桑。
作者简介
刘炳义青州市何官镇石家庄人,青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大专文化,现任石家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自幼喜爱文学,酷爱历史,喜欢写小散文,小故事,中共益寿临广四边抗日根据地抗日斗争故事,曾有多部作品在百度,搜狐,都市头条等网络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