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是闻名全国的抗日女英雄。
赵一曼烈士先后在宜昌、上海、南昌等地做地下工作。1932年春,在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参与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率部队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被日伪报纸惊叹为“红枪白马的政委”。
在与日军作战时,赵一曼因重伤被捕。日军为了从她口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使用了老虎凳、灌辣椒水、在身体敏感部位通电等几十种酷刑。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没有吐露丝毫的实情。日寇无奈只能将她杀害,赵一曼英勇就义,年仅31岁就为革命、为抗日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烈士可歌可泣的的事迹永垂青史。
令人遗憾的是,赵一曼烈士的遗属,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十分艰辛。赵一曼的丈夫陈邦达是中共领导人任弼时夫人陈琮英的哥哥。在任弼时夫妇的动员下,考入黄埔军校,并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许多工作。建国后,董必武、吴玉章联名将他推荐给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将他调去任印刷厂综合科科长、国外业务局印刷处处长。第一套人民币是请苏联代印的。1955年3月,在苏联和国内印制的新版人民币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在内的所有需要更换的汉字书法字体,都是他亲笔题写的。中苏关系紧张后,陈达邦同许多同苏联有过工作关系的干部一样,被打成“苏修特务”,于1966年被迫害致死,直到1979年3月1日才获平反昭雪。赵一曼的独子陈掖贤,因种种原因自缢身亡。赵一曼遗属的悲惨结局,完全是极“左”路线造成的。
类似赵一曼之痛,并非个别人所有。抗日女杰关露的悲惨遭遇,更是令人悲愤。
关露在三十年代,同潘柳黛、张爱玲、苏青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蜚声当时上海文坛。流传甚广,深受社会底层人民喜爱的《春天里》的歌词:春天里来百花香 郎里格郎里格郎里格郎 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 照到我的破衣裳 郎里格郎格郎里格郎 穿过了大街走小巷 为了吃来为了穿 昼夜都要忙……就是她写的。面对日寇的侵略,她的爱国诗词:“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为她赢得了“民族之妻”的称号。电影《风声》原作者麦家曾在中央电视台披露,写作该小说,缘于关露。后来,关露受廖承志、潘汉年派遣,忍辱负重,打入汪伪特工总部“76号”,收集日伪机密情报,积极组织策反,功勋卓著。因背负汉奸恶名,她被迫同深爱的人断绝来往,终身末嫁。日本投降后,她到了解放区,在整风运动中成为重点审查对象。虽经潘汉年等人为她提供了证明材料,暂时过了关,但厄运未完。1955年潘汉年冤案发生后,关露受到牵连,两次被捕,关押了10年。在狱中,身体受到严重摧残,患了精神分裂症。出狱后,她孤身一人生活在10几平方米的陋室里,脑血栓病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抡救过来后,手连笔都拿不了,无法再写字。1982年3月,潘汉年得到平反,中组部作出了《关于关露同志平反的决定》,承认了她的光辉的一生。盼望了几十年,终于有了结果,关露稍有安慰。不久,她就不愿带着重病,形单影只地苦度人生,服毒自尽了。死时,在她身边保存着相互深爱,但无法在一起的爱人的照片,照片背后写有关露的两句诗:“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我独痴”。真是催人泪下!
极“左”路线,毁了关露的一生。
在极“左”路线统治下,像赵一曼遗属和关露这样遭遇的人,还有许多。我们怎能对极“左”路线不深痛恶绝?
我们会永远记住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雄们的不朽业绩。
我们也要记住曾经付出的沉重的代价。必须彻底肃清“左”的流毒。决不能让一个人说了算,无法无天的历史教训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