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妹邀我们昆明游
(十)
文/周秀娥
那天,我们军山湖乘船游玩之后,漂亮的司机妹妹开着车,邀我们去她的家乡,——一个乡镇驻地的店铺门头房里,一起喝茶。
一路上,我看到路的两边,美的发黄又发绿,宛若一幅大型的油画,两位妹妹注意到,我对国画般风景如醉如痴,于是争先介绍解释,“你看到的这些的巨型大画,实则是一块又一块快要成熟,马上需要收成的田中水稻!”这不,有些院里的水泥平台上,就平铺着带皮的水稻粒曝晒,不远看上去,跟我们山东麦收后刚刚脱粒的小麦一样,真的,这里跟晒小麦粒一模一样。我还以为是晒小麦呢,“不是,这里是水稻,江西是没有小麦的!”南昌妹妹说着,招呼漂亮司机妺停下车,然后,南昌妹妹领着我们,亲自趟了一下平晒的水稻,我攥起一把稻米粒,放在双手里,捧起来,细细感受了一下,那种丰收的喜悦。长长的米粒,黄黄的麸皮,我捏着几粒,放在嘴里,反复咀嚼着,仔细品味着,嘿嘿,还真散发出天然的稻香味呢!

南昌妹妹跟我说:“南昌进贤县过去一共是10个镇,17个乡,共27个乡镇。后来进一部合并成9个镇,12个乡,但是进贤南北差距很大,县城以南的乡镇以工业为主,发展迅速,尤其是李渡镇,一个乡镇有三千家企业!还有文港镇,文港是晏殊的故乡,文港毛笔卖全国!我们明天后天准备参观,那时,我进一步给姐姐介绍。县城以北的乡镇,以水产,以农业,以水果为主,除了围绕着军山湖的,是以湖为业,那就是种水稻,另外这里还产柚子、橘子、甘蔗等等。”

因为我们刚刚从海南回来,路过南昌。我们在海南省,参观过海南博物馆,通过博物馆介绍,我们知道袁隆平等很多农业专家,都曾在海南研究农作物,都有试种基地,也知道海南的水稻,是一年三季,所以对比江西的水稻,我心里很是纳闷,“南昌进贤这里的水稻,是一年几季呢?”我不禁向妹妹问起来。南昌妹妹马上转过身,又问起漂亮的司机妹妹,“这里的水稻是一年几季?小曾?”漂亮的司机妹妹小曾,似回答南昌妹妹,又似回答我,不紧不慢地说:“进贤吗?有一年一季的,还有一年二季的,另外也有一年三季的,不过,这些年,人们吃饱穿暖了,生活也好了,但是,这里的人也变懒了。就说种水稻吧,种上一季,够吃就算了,不再想种二季三季的。也有勤人,还想种二季的,种三季的吗?现在几乎没有了,这年头谁还这般受累啊?”

通过两位妹妹的一问一答,我们确实感受到农民之不易,同时我才知道一直陪伴我们的漂亮司机妹妹姓曾,南昌妹妹转身问我说:“姐姐,猜猜看,小曾有多大年龄?”我说:“说心里话吗?小曾看上去就是一个初中生!”南昌妹妹笑着说:“别忘了,她的身份,她是南昌市女企业家,更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小曾妹妹抢着说:“80后,快40岁的人了!”我瞪大了眼睛,说什么我也不会相信,小曾快40岁?我直摇头,小曾竟然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更半信半疑!

可是,当我们来到小曾的家乡,在小曾的店铺门头,正喝茶聊天时,几个孩子陆续放学,且都是自己步行回家,每个孩子都是自己摆好自己的小课桌,自己准备好一切,自己独自做作业。她(他)们自己先从柜台取来一包糕点,平均分配好几份,而且每人只拿走自己的那一份,其他人的绝不会动手,然后先唱一会歌,再跳一会舞,怎么房间里突然这般安静?我回头一看,每个人早已坐在各自的桌子前,正专心地看书做作业呢!啊,真羡慕这群乖乖的孩子们……

作者简介
周秀娥,中共党员,拥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业,山东大学法学专业,双专业双本科文凭,现任山东大正泰和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从业20多年资深律师,作家,诗人,三木秉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律师团负责人。在《文学精英》《中外文学精英》等众多著名微刊、纸刊及十几种类网站发稿诗歌、散文、小说三千余篇(首),曾获全国春季征文二等奖,全国夏季、秋季征文一等奖,同时在抖音,快手,百家号等,拥有自己众多的粉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