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认过眼神,我没搞错,我要谈的就是西红柿炒辣椒,但是谈这个奇葩话题之前,我们还是先聊聊西红柿炒蛋吧,毕竟它们是原配,就这样让它们这组合分开,有点喧宾夺主了。
说到西红柿炒蛋,几乎都做过并且吃过,那些对西红柿过敏的人除外,这毕竟让他们苦楚,品尝不了这美味佳肴,也是一种遗憾。西红柿炒蛋,这个搭配和做法,已经约定俗成,如果来做个填空题,西红柿炒什么?一定会填“蛋”。
周末在家休息,履行着柴米油盐的职责,想想昨天买的菜有西红柿,那就来个这西红柿炒蛋吧。
打开冰箱,两个鲜红的西红柿映入我的眼帘,带着新鲜的果蒂,圆润而饱满,拿出来在手里掂了掂,抛向空中,跌落下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手心。
冲洗、切开、改刀成小丁。鸡蛋来两个,“铛铛铛”筷子撞击碗的声音非常地清脆,蛋黄和蛋清就这样搅和在一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准备点除鸡蛋腥味的大蒜,这样就可以下锅了。
方法就是这样的简单,这也是我最拿手的,但做菜我绝对是外行,突然想起了电视上做美食的节目。
中国人在餐桌上从来没有含糊过,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我最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档节目讲述了各个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从选料讲究到做法精致,最后上桌,无不透露着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差异,南北不同。
虽然菜肴美食色、香、味俱全,可做法大同小异,都离不开油盐酱醋的调料,煎蒸闷煮的手法。
看着那在锅里冒着气泡,上盘飘着雾气的菜肴,真想伸筷子去电视机里面夹一块,特别是在一边吃饭一边看这节目的时候。
虽然吃不到,但是看着直留口水的感觉也不错,用意念感觉吃一次也就心满意足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看而已,了解一下罢了,并没有多少机会去真正的试吃。
还是我的西红柿炒蛋来的实在,赶紧动手炒吧,最少有红色和黄色搭配,看着富贵,吃着健康。
蛋是个好东西,人类的智慧,把蛋的吃法做法演绎到了极致,比如辣椒炒蛋,包菜炒蛋,紫菜蛋汤,煎蛋,水蒸蛋……
但是奇怪的是,提到西红柿,它只能炒蛋,对了,还有个西红柿蛋汤。不知道为什么,西红柿只配蛋,老祖宗给我们定下的规矩,我们没有怀疑过,一直让蛋和西红柿相亲相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突发奇想,不知道西红柿炒辣椒做出来是什么味道?
我相信肯定有人试过,估计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现不好吃,就没有流传下来,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前人检验过可行的,好吃的,是经验的总结,我们只需拿来主义就好,“疯子”才会去西红柿炒辣椒。
但我又想,时代的发展,不就有这些“疯子”的身影吗,谁又是第一个做西红柿炒蛋的人呢,如果不去这样尝试,又怎么知道可以这样炒,这样搭配做出来好吃又营养呢?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疯子”出现,社会才会进步,历史才会向前发展。要不然今天就不会有《舌尖上的中国》出现,都是常规方法和做法,你怎么可能期待不同的结果呢?那可就要埋没不少美食啊!
因此我坚信,这社会需要因循守旧,有人去西红柿炒蛋,也需要别具一格,有人去西红柿炒辣椒。可能现在炒不出个名堂,可通过改良方法,坚持做下去,炒着炒着,可能就成就了一道新鲜菜谱了。
想着想着,不觉锅里的西红柿炒蛋已经熟了,闻起来香喷喷的,辣椒炒蛋,还是等着下次再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