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俄罗斯(六)
胥全迎
(8)圣彼得堡
从摩尔曼斯克乘坐飞机,大约二个小时的时间,我们飞到了心仪已久的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记得在1972年我看的一份《参考消息》报上,西方人士曾评说我们的上海:是中国“最西方化的城市”。那我今天要说: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西欧化的城市”。为何这样说?因为彼得大帝通过二次战争,打败了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实现了其祖父对他的“不要在大陆纠缠,要争夺大海”的训诫。在原来属于瑞典的土地上建设了这座城市。难怪彼得大帝被称为“俄罗斯之父”, 难怪这座城市曾被命名为“彼得格勒”。

(叶卡捷琳娜)
圣彼得堡就建立在这芬兰湾畔。叶卡捷琳娜立志要让这座城市成为“欧洲最美的首都”,聘请了法国、德国、意大利最好的设计师和工匠,来建造这座城市。因此,这座城市处处弥漫着西欧城市的那种贵族气息、处处演绎着浪漫的色彩和豪华典雅的风范……

(冬宫)
冬宮,是沙皇的皇宮,最高处为33.5米。该市规定:所有建筑不得高于这个高度。因此,圣彼得堡城市看上去很整齐,一般都是三五层楼,高度在32米左右。虽然不是很高大,但是建筑造型优美、石块相嵌、雕像刻花、做工精致,透出一股欧洲皇家贵族的气势,让中国游人打心里钦佩与赞叹!

伫立在涅瓦河畔,瓦西里岛古港口灯塔、狮身人面像、冬宮以及圣彼得堡的其他精华建筑一字排开、一览无余。我下车后,迎着从芬兰湾吹来的瑟瑟寒风,急切地寻找……
寻找什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于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领导了武装起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临时政府盘踞的冬宮开炮,打响了攻占冬宮的战斗,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工农兵政权。这就是人类近现代史上最最著名的“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后来就设在冬宮中部的二楼)。毛主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试想没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哪来嘉兴南湖的游船?哪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这两部苏联译制片,我曾看过多次,也说不清看过多少次了。我印象中WG期间这两部电影放映的频率已超八个样板戏。其中“让列宁同志先走”、“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经典台词以及列宁的大脑门、瓦西里的英俊威武、冬宮的奢侈豪华等形象,伴随我们几十年的人生之路。所以,我对这艘军舰、对这座皇宮、对这座城市,仿佛很熟悉、很亲切。遗憾的是,阿芙乐尔号去大修了,无缘相见。
圣彼得堡原为彼得格勒,是俄罗斯的首都。十月革命胜利后,首都迁往了莫斯科,此座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1989年苏联解体后,才更名为圣彼得堡。冬宮,现在辟已成愽物馆,成为世界上四大愽物馆之一。来自俄罗斯国内外的游客不断地涌入冬宮,听导游关于冬宮、俄罗斯、东正教等等相关知识的介绍,目睹难以置信和极为为珍贵的室内装饰、摆设、油画等文物。太丰富、太眩目,走马观花,记也记不住。


冬宮广场中间是亚历山大纪念柱,其后是凯旋门。

看了冬宮,当然要看夏宮。夏宮坐落在踞圣彼得堡市中心北三十公里开外的地方,可以说是圣彼得堡乃至俄罗斯建筑瑰宝中最亮丽的一颗宝石。她占地1000公顷,掩映在芬兰湾畔的森林公园中,高低落差18米,法式风格,极尽奢华。镀金的大洋葱顶教堂,喷泉和雕像林立,植物茂密有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童话世界的梦幻模样。夏宮于1700年开始建设,工期十年,被誉为“俄国的凡尔赛宮”。这座美丽而又典雅的建筑群,二战时被德国侵略者所炸毀。后来苏联工匠恢复重建。重建修旧如旧,原样复制,其恢复制作的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是冒着纷飞的大雪欣赏夏宮的景色,分外妖娆。我想:夏宮的雪景如此曼妙,如果是夏天,你那迷幻的风韵定会令人折服、令人陶醉、令人乐不思归……
离市中心七十公里,有一座小城,名气却不小:普希金城。城里有座村,名气很大:沙皇村。村里藏了一座宮殿:叶卡捷琳娜宮。



蓝色主色调,各种姿势的大力神扛着柱顶,精致的细节向人昭示皇宮的显贵。尤其是那间琥珀宮,满墙壁全都贴上暗红色的琥珀,让你觉得琥珀在这里俯手可拾,取之不尽。奢华,奢华,还是奢华。
俄罗斯在西欧国家的眼中,就是一个后起的暴发户。圣彼得堡就是一个明证!我们中国的很多暴发户不也是这样的作派吗?手上的金戒指、脖子上的金项链,粗得很呐!


参观夏宮 后的第二天,我们又去了位于拉得加湖畔的叶尼耶乔娃别墅小住。散落在森林中的小木屋,温馨浪漫,里面应有尽有,一个家庭可在其中度假。尤其是正宗的芬兰汗蒸,让我们疲惫的身驱得以彻底放松与恢复。屋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家乡带来的小酒喝起来……

屋外,漫天大雪(积雪30多公分厚),冰天冻地。我们在此北欧之地度过了一个难以忘怀的浪漫之夜……
2016年2月15日写于圣彼得堡
2016年2月26日发表于《淮水安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