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少泉随笔
今天是立冬。窗外风雨声声一阵紧似一阵,似乎立秋以来,还没有过这般感觉,"秋风秋雨愁煞人……″
往年的仲秋满城桂花飘香,而今年的秋天却依然那么炎热。火红火红的太阳悬挂当空,若滚烫的火球一般。街道被烤得冒着白烟,偶有一阵风吹过,掀起阵阵热浪。街上行人,一个个气喘吁吁如过火焰山一般,承受着生与活着的煎熬。
活了大半辈子了,这样的天气记忆中似乎还没见过,感觉乃是不同寻常。那大街小巷,城市乡村,花草树木了无生气。整个秋季竟没有一丝丝秋的凉意,夏神似乎赖着不肯离去,桂花仙子亦不知躲哪了?苍天啊要怎么捉弄人间?难道只为惩罚世人的贪婪作恶?但请怜悯天下苍生!

听着帘外急促的雨声,心里不免有些沉重。想着反复折腾的疫情,地震,火灾,台风,海啸和洪涝,各种灾难侵袭人类生存的家园。风云莫测的世界变局,不可预知的世纪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给我们这个地球带来诸多不安和生存风险。啊,可怜天下芸芸众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时此刻心中油然而生的那句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

而今,却少有人去多管"闲事"。或许多有不便?亦或许仅为了生存,让大家忙得、累的已自顾不暇吧?至于为百姓"日理万机"的"公仆"们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那些功成名就身份显耀的人物,自然安于岁月静好。对于那些社会精英,为民生自由、公平正义日夜操劳,勇于发声的公知们,却令我隐隐生出几分敬意。而更多包括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们,却亦一个个精于功利,日夜奔波醉心于名利场。那些没有背景资历的年轻人,自知无力去竞争自然别无选择。他们啥事都不闻不问,干啥都提不起(精神)劲头,无奈之下唯有"躺平"。可怜那青春少年曾一腔热血!
然却一个个心照不宣,恪守着那句古贤精典:"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我想,鲁迅笔下的"国民性",大概就缘于此吧?那些"古人智慧"确实误导且贻误了这个民族前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不仁,国人潜意识中的那些陈规陋习误人不浅矣!几千年来不少国人的思维方式,似乎没有多大改变……
然而看似圆通事故,个个精明,擅长权谋韬略,且无论官场商场,"三十六计"却被一些人使用发挥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那种狭隘自私,尔虞我诈,丛林法则,表现了国人的精神封闭与落后,那种信息闭塞,思维僵化,冥顽不灵。明明生活在21世纪,却似乎还活在远古文明!

想想这一年中发生了那么多事,历经那么多风风雨雨,有国内的,国外的,还有一些就发生在或远或近或我们身边的事情,面对那些不可无关痛痒或视而不见的民生民情,不由感慨万千!
如今网络发达,世界已然形成一个地球村,每天时不时发生的那些真真真假假,令人应接不暇的信息。让人茫茫然不知所以然!而看似你知道的,却不过亦或一些未经考证的传闻。至于国外铺天盖地的那些私人媒体,仅一面之词又何以令人置信?即使一些政要官网公开发布的信息,又有多少含金量呢?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哦,那些口仗,欲无法去澄清,亦一时间扯不清的是是非非……

那道横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蕃篱,却让你雾里看花,永远无法知道事情真相。就拿国内发生的那么多事,除了我们亲历所见,我们又能知道多少呢?
但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什么,无论人世间苦与甜生与死,不过是一场未了的花季,花开花落,岁月轮回。
逝者如斯,生者已矣!无论我们的人生有多么不堪,大江东流,青山依旧。大自然依然是那么美好壮观,依然值得我们去留恋回味。春花秋月,时光匆匆,这世间总是要给我们留下一些遗憾,而我们终究无法去挽留~

"年怕仲秋月怕半""借酒浇愁愁更愁,挥刀断水水更流!仲秋过了,重阳已远。不知不觉又老了一年~
桃花随流水,莲花亦凋零,菊花开了又谢,晚开的桂花留得一缕淡淡的余香。
风停了,雨停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秋月春花往复间,桑田沧海起云烟。
人生多少悲欢事,都在红尘梦里边
——少泉于辛丑年立冬日

余景生,字少泉。祖籍江西乐平。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华文化名人、著名陶瓷艺术家、诗人。2015年经国际职业规划鉴定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推介委员会评定通过授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被授予“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名家”荣誉称号。少泉先生出身于景德镇陶瓷世家,(其父余翰青为已故著名老一辈陶瓷美术家、国画家、教育家,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学院创始人之一)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景德镇官窑陶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少泉先生自幼随父习画,经父亲的亲授严教,他的陶瓷绘画技艺和国画创作在儿童时代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艺术熏陶以及他的个人悟性和较深的文学修养,表现在诗词创作上的天赋,使得其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他擅长的陶瓷作品釉上、釉下、青花斗彩、花鸟、人物、山水、走兽,工写兼长。
少泉先生个性独立,富有灵性,热爱艺术,寄情于山水田园,作品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丰富,生活气息浓郁,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和诗情画意。其作品被国家邮政中国集邮总公司收入《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邮票卡纪念珍藏册》限量发行永久性收藏。2015年被评选入编中国艺术博览《名家臻品典藏》一书,并应邀担任编委会顾问,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金奖及各项奖励,部份作品均为馆藏机构及民间收藏。
其诗歌散文随笔现代汉诗与格律诗系列代表作,先后发表于(一带一路中国诗歌在线)【诗词楼阁】《唐风宋韵文学微刊》等全国多家国家级书刊,为金牌签约诗人、作家。2018年底荣获华文出版社《中国当代诗文.名家代表作》二等奖 。2019年荣获中原诗词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名家》中原杯荣誉奖项。2019年为人民日报全国重点推荐艺术名家、国礼艺术家。为多家媒体专题报导。并被授予2019年中国艺术功勋人物建国庆典荣誉纪念章殊荣,暨人民日报社"中华水墨报》献礼70周年大阅兵特别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