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光辉照我心
(刘玉伟)
我是西安铁路局阎良工务段的退休职工,我1968年下乡,1970年参加工作,1984年入党,在我42年的工龄里,有40年都是在铁路上度过的。如今我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回忆往昔是党的光辉照耀着我的心,是党的光辉指引着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我的父亲是从小逃荒来到西安谋生的河南人,他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也亲身经历了父亲在老家被活活饿死的悲惨场景。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就更加地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积极地为新中国的建设流汗出力。他1957年成为铁路上的装卸工,他因为从小习武,身体结实有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论干啥活总是跑在最前面。他1960年就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后来还成为东站货场库房的管理员。

我的父亲也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几个,要爱党爱国爱人民。我是下乡后第一个成为铁路职工的人,后来我的哥哥还有我的弟弟,我们兄弟五个也先后都成了铁路职工。我们分别在工务段、电务段和火车东站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为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尽职尽责,做出我们应尽的义务。
我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希望长大以后也能像他那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70年8月我来到三原工务段(现在的阎良工务段)宜古村(现在的铜川南站)线路领工区道岔工区,成了一名养路工人。养路工的苦和累也让我也有过不想干,想办法要调走的想法。工长顾士文和班长朱昌新都是党员,他们找我谈话,让我懂得了工务工作对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工区老职工龚海林、李英举、闫永宁等人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也感染了我,我下定决心要在工区好好干下去,不辜负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我1973年加入团组织后,就向领工区党支部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是陶恩禄,他后来还调到韩城工务段任党委书记。他找我谈话时,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要经得起党组织对你的考验,这也许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当时就坚定地对他说:“您放心,我知道,但不论时间长短,我的信仰和追求永远都不会改变!”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不论是下乡还是到铁路上后,一直都是笔耕不辍。那时工区的条件很差,三个人住一间单身宿舍,还没有桌椅和板凳。我下班后就在自己的小木箱子上写作,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我晚上还会在车站站台上的灯光下看书或是写作。宜古村车站当时是咸铜线上重要的编组站,因为调车任务繁忙,晚上车站上的灯光如同白昼一样。我们的宿舍离站台也不远,走不了几步就到站台上了。后来,工班长还把我安排到一个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单间里,我晚上就是写得再晚,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了。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1974年4月我的第一篇稿件在铁路局的报纸上发表后,就被工务段送到分局通讯员学习班学习了将近一年。我到分局各个站段去采访时,许多老党员的先进事迹又一次次地感动了我。西安机务段的老司机,共产党员李大群自1953年担任司机工作以来,他是二十多年如一日,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执行制度更是一丝不苟,在全段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7000多天的好成绩。
宜古村机务折返段二班班长,共产党员南学仁身患好几种疾病,却从来没有休过一天病假。他为安全生产出满勤干满点的精神,感动和带动着全班的人。因此,他们班每年的出勤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七以上。还有渭南火车站团支部书记,共产党员刘秋芳认真做好其他人的思想工作,带领全站的团员青年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西安西站运转车间一班调三小组为了多装快卸,党小组长刘振环说:“我们宁愿不吃饭不休息,也要满足货场装卸车的需要。我们就是要当好先行官,用运输生产的优异成绩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报喜!”
我在分局通讯员学习班时,几乎走遍了分局管内的各个站段,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们的先进事迹感动着我的心,让我看到了在那个年代里,在他们身上依然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我回到工区以后又一次次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表达了扎根工区,干好本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我不论是在偏远的柏庙沟工区,还是在不通客运列车的大程专用线工区,都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采写各种稿件。我从1974年到1984年,连续十年被评为铁路分局和铁路局的优秀通讯员。1977年9月还出席了在西安召开的西安铁路分局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84年10月还荣获分局和路局的“职工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党的光辉照我心!只要你努力了,世界就一定会给你惊喜。1984年6月我被提干,调到了新张线上的相桥线路领工区当计工员。那一年的10月30日,在领工区党员大会上,所有党员全部同意接收我为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我从1973年写出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10月我成为预备党员,我等了十年,我盼了十年,党就是我最亲爱的母亲!就是让我再等十年二十年,我的信仰和追求永远都不会改变!

党的光辉照我心!我虽然说早已不在工作岗位上了,但我永远都要牢记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喜欢写作,写作也伴随了我一生一世。我在工务段机关时,不论是在党办,在行办还是在工会,都从事的是宣传的工作。自2018年以来,我先后在知青网、中国诗歌报、作家前线、情感文学、铜川大视野、乡土蓝田、天安门文学和书香文学传承社等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2000多篇。有的诗歌还被选入由中国诗歌报编辑,中华著作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歌报2020上卷》、《中国诗歌报2020特刊》和《全国抗疫诗歌作品选》等书刊中。
我是铁路上的退休职工,心里一直都热爱着铁路。因此,我积极参加路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健步走和诗歌朗诵会等。我还参于了路局老年诗词研究会《西铁老年诗词》的编辑工作,除了有诗词在《西铁老年诗词》上发表外,也有多篇文章收录到由局离退休管理部编辑的《四十春秋铸辉煌》、《铁路好故事》、《我和我的祖国》等优秀征文集中。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我在各个网络平台也发表了诗歌和文章等作品。我写得随笔《我的入党经历》在西安市未央区作协的内部刊物《文心》杂志上发表后,又被西安市总工会送到省总工会参加“重温入党申请——给党说句心里话”的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中。这次活动省总工会在全省共征集到4000多件作品,从中分别选出征文类,漫画类和视频类各50件作品进行网络展示。未央区作协报送的23篇作品中,只有我的这一篇文章被选上了。
还是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现在是中国诗歌报的会员,中国爱情诗刊的在线诗人,作家前线和情感文学的签约作家,路局老年诗词研究会的会员,未央区作家协会的会员。我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前进不止,奋斗不息!我要永远学习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还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在力所能及的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努力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业绩。
2021年11月1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