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老伴儿起了个大早,吃罢早饭,收拾完毕,催我说:眼看要立冬了,还不去菜市场买些大白菜,今年再好酸酸腌一瓮瓮酸白菜。听罢她这么一说,我猛然间想起了过去在农村时,常常说的一句谚语叫做: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我是农村人出身,祖祖辈辈在农村安牛种地,农民人家一过了霜降节令就开始冬储腌菜。这个时候因为气候变冷,腌制的酸白菜不容易变味儿,不但味道口感好,而且耐储存,就是放到第二年夏天也没有异味儿,照样顶呱酸。酸白菜烩猪骨头或者猪黑肉,那是老百姓上等的茶饭,近年来,城里人也特别喜欢吃猪骨头烩酸菜。至于“立冬不使牛”这话是这样的:北方地区一过立冬节令,由于土地开始封冻,就不再使唤以牛为主的耕畜,特别是耕地之类的农活儿基本停止,但我们老家背风向阳,小气候特殊,阳面的坡坡洼洼过了立冬也不封冻,还能勉强耕十来天秋地,于是,就出现了“立冬不使牛,犟耕十天地”的谚语。我们村的老支书雷子善经常讲:老秋耕下的地,为来年种油料和谷子打基础。他还说:旧社会,穷农民戏称有钱人家说,“你有你的谷子窖,我有我的秋翻地”。意思是,只要今年打垫好秋翻地,明年就不怕没饭吃。说到立冬节令,我又想起了一件有趣的往事:
记得有一年立冬那天晚上,生产队的队房子里开社员大会,老支书前来做讲话,他讲完国家大事和政治形势,又讲农业生产。这次,老支书不讲冬季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专讲来年防旱抗旱工作。年轻人们有点纳闷 ,心想,这几年连年风调雨顺,您怎么口口声声防旱抗旱?老支书说啦:今天一天从早到晚,风尘尘不动,估计明年春天雨水缺乏,难以耕种,所以,要做好防旱抗旱工作,要早有准备,早做安排,尽量减少农牧业损失。
老支书说: “立冬不刮风,来年旱一春”,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话,根据我这几年的品验,基本准确。他接着解释说:风生水起,立冬之际要是刮风,东南沿海的水蒸气就会凝聚在空中,到了来年春天遇到暖流,就会融化成雨水点点降落人间。立冬这一天要是不刮风,就不会有春雨连绵这种可能,如不信,咱们明年见分晓!老支书满有把握的这么说。
果然,第二年一个春天,尘水没滴,插犁不入。老支书带领社员打井抗旱,担水点种,
直到农历六月初九,才下了一场饱垧雨,社员群众开始大量抢种小日期糜子和荞麦等晚秋作物。自那以后,村里的年轻人称老支书雷子善为雷神神。这雷神神农村工作多年,再加上平时留心观察天象变化,所以,从他口中流传出来的农事谚语一般都很准确,比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这是说:立冬之际连续下雪,冬小麦会丰收。过去准格尔旗西部地区有种冬小麦的习惯,在立冬前冬小麦下种。冬小麦下种后如能下雪,来年小麦出土,水分充足,便于生长,就会丰收。还有:
霜降雷声立冬雾,子父老子不相顾。
这意思是说:立冬之日天气大雾,预示着来年可能雨水缺乏,春旱严重,不能适时下种,粮食欠收,一家人谁也顾不了谁的预兆。雷神神说,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旧社会。
总之,我们村的这雷神神,真够神通广大,上知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下识天文地理和民情民意,真是一个百事通的好支书。
【作者简介】
李前唤,内蒙古准格尔旗退休干部,一个没有文凭学历的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