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蓑衣
乡愁是埋在心底的金缕衣,无论春夏秋冬,总会时不时地拿出来晾晒一下,顺手扯起的是丝丝缕缕的离愁别绪。
我有多久没回故乡了?
时光匆匆,一别经年。日日为了生计奔波,日子越过越淡,乡愁却越来越浓。
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故乡真的是心灵回归的地方。
小河流淌,原野生香,鸡犬相闻,牛羊散见。还是记忆中的小院,还是熟悉的味道。微风吹过栾树梢,仿佛在颔首迎接游子的到来,这时候心中便会生出许多感慨。
乡音未改,故园未变。唯一变化的是村前的马路宽广了,村里的土路也变成了干干净净的水泥路。

每次回到家我都会绕着乡间小道走一遭,尽情领略田园乡野那独特的气息。
想必是今年雨水充沛的原因,田间小路长满了茂密的杂草,热热闹闹此起彼伏,把小道挤得弯弯曲曲,像一条巨蟒向田野深处蜿蜒着。茂密的杂草中,带倒驴、狗尾草居多,间或还看见马齿菜、婆婆丁(蒲公英)还有蹿了高的七七菜。这个时节七七菜的头顶多了一颗圆圆的硬邦邦的小脑袋,像个小锤子。里面包裹的是七七菜的种子。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个绿色的小锤子,打在脑袋上,可是生疼的很。小时候我常常采了来,拿它来教训淘气的弟弟。我还清楚的记得弟弟疼得呲牙咧嘴欲哭无泪时那可笑样子。
每年春天,若有时间,我会带着女儿回到家乡来挖我最爱吃的苦菜和荠菜。这些野菜可以生吃可以熟吃,也可以晒干制成茶泡水来喝。苦菜茶具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功效。
几乎每年母亲都张罗着为我们兄妹几个自制苦菜茶,那氤氲的茶水里满是母爱的味道。
蓦地,几株久违的快要淡出记忆的地锦草赫然跃入眼帘。
在杂草中,它极不起眼。即没有草的恣意妄为,也没有藤蔓植物的横行霸道。它柔弱的像个小女子,不争不抢默默地扎根在土壤里。但那抹绿,却如此清晰,如此执着地傍依着那片土地,让我一眼就捕捉到了它。
它的确瘦小,瘦瘦的筋骨,细细的枝蔓,小巧的叶片。花如米粟,不香不艳,谦卑地匍匐在地面,默默朝着阳光开放。
在我们老家管地锦草叫臣子蓑衣。它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别名——血见愁。具有清热解毒 ,治疗出血,退黄,除积之功效。小巧如它,却有如此神奇的功能,真是不可小觑了它。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红丝草。除了绿色的叶,它通体的筋络血红如霞。掐断它的枝蔓,涌出的却是白色的汁液,像浓浓的乳汁。它的另一个别名叫奶浆草,顾名思义,有通乳的功效。
记得小婶婶生娃娃时奶水不足,饿的娃娃昼夜啼哭。小叔只知道唉声叹气,徒有一身蛮力,却帮不上半点忙。是我和母亲去野外挖了臣子蓑衣来,煎煮了给小婶婶服下。如此连服七日,小婶婶奶水哗哗如泉涌。
小时候也时常见隔壁二奶奶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去野外挖臣子蓑衣,加了蒲公英,熬成浓浓的汤汁每日喝。数月后,二奶奶的身体竟神奇的好了,不知是不是臣子蓑衣的功劳。
有人说二奶奶得的是心病, 因为在外十几载的二爷爷一朝回到家乡,二奶奶的病就奇迹般的好了 。
早些年二爷爷孤身一人去了东北,十几载未归。有人说他在外新置了家业另觅了女人,再也不回来了。
二奶奶一个弱小的妇道人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独自一人拉扯着两个孩子数着日子艰难度日,人前人后卑微地抬不起头来,那份无助和苦楚不是人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二奶奶苦苦等了十几载,她脸上的沧桑和满头的白发,写尽了一个苦命女人所有的苦和难。
二奶奶四十六岁那年,二爷爷“荣”归故里 。后来听说二爷爷是被那个女人带了绿帽子,伤心难过之余才想起家里还有一个被他遗忘了很久的糟糠之妻。那个糟糠之妻替他为父母尽着孝道还替他拉扯大了两个孩子。
浪子回头金不换。家,可以包容他犯下的所有过错。二奶奶原谅了二爷爷的不忠不孝,独自咽下了所有的委屈。
从此以后,二奶奶的头慢慢昂起来了,胸膛挺起来了,脸上也有了从未有过的光泽。可见一个人的心态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自那以后再没见过二奶奶去挖过臣子蓑衣。 臣子蓑衣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
心病还需心来医,现在想来再好的药也医不了二奶奶心头的病。
日月轮转,那些经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早已被岁月尘封进光阴的褶皱里 ,只剩追忆。
小巧卑微的臣子蓑衣,虽然瘦小却不屈不挠倔强地生存着,无论身处何境,只要面向阳光它就能茁壮成长。
二爷爷何尝不是二奶奶心中的那片阳光,有了这片阳光,家才温暖安定,有了这片阳光,日子才欢乐生香。
这片阳光就是二奶奶生命的土壤。
作者简介
向远方:女,山东潍坊人。热爱文学写作,相信生活一定有诗和远方,愿意用文字相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