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作者:犟玉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终不平……”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正读高中。《八月桂花香》也算当时的流行曲目吧,尽管那时候电视还远未普及,但街头巷尾哼唱的那优美旋律却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自此让我深深记住了“桂花”一词,更记住了剧中男一号弥留之际反复喊出的“八月桂花香”一句。只是那时年不更事,并不懂片名的含意,直到后来又一部电视剧《甄嬛传》的出现,其中有一句类似的台词,叫“那一年杏花微雨”。现在想想,其中的含义或许不仅仅只是一个季节,一份相遇,更应该有一种心境,有一丝遗憾吧。

在北方,我的家乡是没有桂花的。而最初知道桂花一词,实则是从书本上。金秋,丹桂,一说起桂花来,也总是习惯跟八月联系起来,甚至传说月宫还专门有长生的桂树。秋天虽说是肃杀的季节,但秋韪秋试,蟾宫折桂,金榜登科却是古往今来莘莘学子的平生夙愿,桂与贵谐音,仿佛命中也注定了桂花的不俗。关于桂花的诗句,我想最有名的应属入选小学课本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一语吧,只是当时我还曾疑惑过,桂花怎么开在了春天?

来到江南十几年了,真正了解到驻地城市,还是在我脱下军装之后的这一年里。无锡市民中心——以前经常从门前路过,如今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无锡市政府所在地。从风水上来说,这里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左侧一望是新开地产,右侧一揽是众家银行,前面是尚贤河大片的湿地,后面则是四季常青的金匮公园。据说公园正中的土山就是挖市民中心大楼前面人工湖的土堆起来的。而市民中心相连的建筑群俯视就象一只展翅的苍鹰,而正看更像一顶状元帽。至于“尚贤”的名字也是意味深长,江南多才俊,自古以来,江南都是出状元最多的地方。作为政府所在地,大楼周边的绿化自然也不遗余力,而这些繁花碧树之中,更少不了四季常青的桂树。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树也有很多品种,其中就包括四季常开的“月月桂”,不过四季都开的桂花,开得总是零零散散,不似只在金秋开花的那般花团锦簇,而且四季桂的花香也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几乎让人闻不到香味。

随着天气不再炎热,午饭之余,人们陆陆续续加入到了湖边散步的行列。而中秋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环顾四周丛生的桂树,却依然一副油绿肃穆的感觉。不说八月桂花香吗?都已进入阳历十月了,怎还不见花开?碧叶丛中,甚至连个花苞也寻不到。生活就在这种平淡无奇的日子中流水般地度过。

前段时间,全国大范围的降温,江南曾出现了连续的阴雨。仿佛一夜之间,无锡的天气就从短裤衬衫直接换成的长袖外套。“好香啊”,上班的人们刚打开办公室的窗户,就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赞叹,“肯定是桂花开了”,会心的微笑由衷地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之前还曾听隔壁的大姐抱怨今年桂花没开,说做不成她的桂花糖,桂花茶,桂花酒 ,桂花糕,桂花鸭了,顺口溜儿一般说出来一大串带桂花的字眼儿,虽明显听出是卖弄的感觉,但让人听了一样不禁莞尔。举目远眺,尽管外面还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外面公园的林荫路下,正悄然多了不少默默的游人。

说起桂花,自然离不开桂花的秀美。“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黄”, 秋日的阳光下桂花自是恬淡与闲雅的,秋深之处,各种植物开始衰败,有的树已经开始落叶,而桂花,却愈加生机盎然,涂了蜡似的叶子,宽大厚重,丰满深沉。而花朵却是娇羞可人的,绿叶层层包裹却又半遮半掩,米粒般大小的花瓣,密密麻麻,一簇连着一簇裹在枝条上,远远望去,仿佛枝条上裹满了碎金。和金秋的菊花相比,桂花应该是另一番风韵。菊花从南到北适应性很强,花开张扬怒放,傲雪迎霜,自有一番孤傲的风骨,而桂花只适合南方,娇小玲珑,亲切温暖,它总是脉脉地给你一种温馨的气息。无论金桂银桂,绿叶丛中,总是让你先闻其香,再见其面。如果不是先闻香,恐怕没有几人能读出它的美来。

说到这里,自然要说到桂花的香了。桂花,又叫“九里香”,素来以香闻名,宋人有诗赞曰:“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桂花的香,是一种沁人心扉的香,时浓时淡,馨香随风,时断时续,能飘很远却又经久不散。让人闻之绝对的神清气爽回味无穷。“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曾几何时,桂花的别称里又多了“天香”二字。

当然,再沁人的花香也是就人的感观来说的,“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宋代作家朱淑真说得再好不过了。“人与花心各自香”,什么样的环境自有什么样的心态。在碧叶琼花,余香袅袅的环境中,人心也自会变得凝重。桂花香飘十里,按古人的说法,那时若能寻一静地,盖一草庐,庭院里种几棵桂树,花开的时候,独泡一杯清茶,就着月亮,品着花香,也不失人生一大乐趣。诚然如此,赏桂不似赏樱,春之樱花落英缤纷、烂漫似雪更蝶舞蜂忙,游人自是春风得意,嬉嬉笑笑好不乐哉。而桂树却是无声的,落木萧萧不见蜂蝶嘤哝,只有或黄或白的朵朵小花若隐若现地闪烁在碧绿如洗的阔叶丛中,一团团,一族族,微微默默,灵灵巧巧的。但是,那一股幽香正扑面而来,源源不断,让人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做上几个深呼吸。 桂花,只有桂花的香才会如此的恬静,才如此的芬芳透骨。

对于桂花桂树,古人更是寄托了太多的情思。而更多的古诗文中,桂花也总是和月亮联系在了一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庐山桂》曾写到:“桂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也说:“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为什么国人习惯把桂花和月光联系在一起?农历八月,古称“桂月”,这个月是赏桂和赏月的最佳月份。桂花和明月,很早就融入到了国人的生活,更不要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传说了。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也是桂花香飘万里的的时候。正是月光的无处不在吧,月亮自然成了国人寄托乡思的一种情怀。纵观国外,没有人会把月亮和故乡联系起来,就算是百花,国外视玫瑰为爱情,歌颂玫瑰的作品如汗牛充栋,动不动就“你是我的太阳,烧得我浑人发烫”。但是国人却很少那样直抒胸臆地“发神经”。梅兰竹菊,国人各有所爱,甚至周敦颐的《爱莲说》也同样千年不朽。喜欢桂花的人,我想更多是喜欢桂花的内敛吧。古往今来,之所以桂花没有"上位“,是因为桂花只生于南方,而江南也只是后世才开发出来的。哪怕就算是近代,桂花也不象现在这样的常见。

忽然记起台湾作家琦君写过一篇叫《故乡的桂花雨》的散文,作者借回忆童年“摇桂花”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这不禁让我想到我的家乡,秋冬之季虽没有桂花,却总会有一树的冰霄树挂,趁着旁边玩伴的猝不及防,突然用力地快速摇动树干,冰雪簌簌洒落时候,也一样给人带来无边的欢畅。

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弦?我知道了桂花飘香,只因气温降到了一定的温度。而我又在怀念什么?或许我的骨子里的,还保存着故乡的那一份清冷。
天凉好个秋,八月桂花香,又怎一个香字了得?

作者:犟玉

诵读:天心

月到天心处公众平台创始人
大东北朗诵艺术会艺术顾问
东方诗歌朗诵诗创作室荣誉主编
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
多家平台朗诵主播
用文字细诉人生 用声音传递真情
特别鸣谢 刊头刊尾题词
吕民生 王猛仁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