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1057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2138期


作家简介
李华 ,70后,现就职于河北省河间市交通运输局
业余爱好:读书、音乐、旅行。
喜欢用文字记录平平淡淡的生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美,传播美。在河间周报、沧州晚报、河北经济报、河北交通、百姓文学、中国道路运输等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中发表过百余篇文章。
中华诗经阁散文部副部长。

立冬
李华
今年的立冬是伴着一场多年未遇且酣畅淋漓的大雪同时而至的。
天刚麻麻亮四娘就起床了。推开外屋的门,一股风裹着雪花直往四娘身上钻。四娘紧了紧大袄的前襟,手虚扶着门框抬脚迈出了屋子。
宽阔的院子里覆着一层层厚厚的白雪,昨晚没能端进屋子里的那一大盆水葫芦此时只剩下一痕绿莹莹的小尖尖,肥厚浓密的叶子早已被雪埋了个严严实实。自来水的龙头下是一个细细亮亮的小冰柱。其实,水龙头前阵子就关不住了,水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滴滴答答,小儿子总说要把它换下,可是他一天天忙的连个人影都望不见。四娘又听邻居说这样漏水,水表是不走字儿的,四娘索性就找了一个大铝盆放在水龙头下,一天下来能接大半盆水,四娘就用接下来的水洗衣浇菜。“庄户人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钱又没长脚不会自个儿往家里跑”,四娘碎碎念着为自己的节省找合理的借口。
西屋墙角下的一架扁豆角也盖上了厚厚的雪,四娘找了根木棍扑打着藤蔓上的积雪,白色的豆角花混在雪里,分不清哪是雪花儿哪是豆角花儿。摸着被冻得硬邦邦的豆角,四娘满是心疼,这一夜的暴风雪豆角秧子怕是也要被冻死了,可惜了架上这一串串鲜嫩嫩的小豆角呦。豆角架旁是四伯沟的一畦大葱,翠生生的大葱叶在雪地里格外的醒目。再南边是四娘昨天没来得及除完的几颗大白菜。

四娘扶着墙把木棍放在窗台下,然后小心翼翼的一步步挪下台阶,台阶两旁是一排鲜亮亮的月季花树,未开败的残花此刻在瑟瑟的风雪里也蔫蔫儿地低下了头。刚一走下台阶,雪就没过了脚脖子,冰冷的雪沫儿让四娘禁不住打了个寒战,顺手抄起四伯放在鸡笼旁的大铁锹。几分钟后四娘就清理出一条通向大门的小路,抱着铁锹四娘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真是老喽,不中用了,干这么点儿活儿就累得发慌,要是老四在就好了”。四娘跺跺脚上的雪走进门洞。
门洞里摆放的几乎都是四伯平时用的农具,狗笼子放在最里面的旮旯儿处,自打四娘一出屋门,笼里的小黑就开始低声“呜呜”地叫着,夹着尾巴仰着头眼巴巴儿地看着四娘,不停的在笼子里打转转。四娘打开笼子的小铁门,小黑“嗖”一下就冲了出去,撒着欢儿的往院子里跑,“黑子你慢点儿,慢点儿”,四娘嗔怪的话还没落地,小黑的身子就淹没在足有半尺厚的积雪里,小黑哪见过这么大的雪,“嗷呜”一声又连蹦带跳地窜回到了四娘身边。四娘打开院门,拿着一把大扫帚打扫路上的积雪。
等天光大亮的时候,四娘门前的小路干净爽利了许多,擦了擦额角的汗,四娘折返身又回到了自家院子里。放好铁锹扫帚,四娘开始点火做饭。

四伯前几天住进了市里的医院,要不是为了多熬点粥喂鸡、狗,只剩下自己的四娘都懒得做饭,“唉,也不知道老头子在医院里安不安生听不听话?那么倔的脾气也不知道人家大夫们受不受得了?”四娘叹口气自顾自地说着。七十五岁的四娘和四伯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中,老两口儿也没少拌嘴,四伯从年轻时就少言寡语,脾气又刚又倔,从不会哄人的四伯,干起活儿来却从不惜力。四娘则恰恰相反,不仅热心肠还爱说爱笑心灵手巧,四邻八舍的大姑娘、小媳妇、婶子、大娘没一个不喜欢她的。半个多世纪的磨合,在磕磕绊绊中,四伯和四娘也做到了相濡以沫。
四娘和四伯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在市里工作,担任着一个机关单位不大不小的领导职务,小儿子守在老两口膝下,这几年生意做的顺风顺水煞是红火,两个女儿出嫁后都在外地建起了工厂。比起一般的人家,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即滋润又殷实。

几年前大儿子和儿媳就商议让他们搬到市里去住,儿子说二老辛苦多年,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住在市里各方面都比村里方便。可四娘他们死活不去,理由很简单:住在城里的大高楼里,楼上楼下都有人家儿,走路得轻手轻脚,说话得轻声细语,就算吃个小葱韭菜也得跑到超市去买,哪如我这小院儿,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自己种的时令蔬菜,再说了,半辈子风风火火高门大嗓的成习惯了,真要去了,哪儿哪儿都受限制,回头非得憋出病来,你觉得这是享福,让我说那是受罪。不去,不去。大儿子夫妇拗不过老两口只好作罢。后来孩子们又提出不让四娘他们种地的请求,可忙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两口怎么也闲不下来,地倒是不种了,可每到农忙秋收,俩人比人家正经种地的还辛苦,四伯骑着电动车带着四娘在田间地头来回奔波,今天在自己村里拾花生,明天去临村捡玉米,院子里被俩人捡拾回来的东西码得满满当当。“一说现在都是现代化机械化,收、种都不用人工了,可糟践的东西真就是大发了,主席现在都提倡要节约不要浪费,你说你看见那些东西不捡回来那不是罪孽吗?真要让我和你爹啥都不干,天天过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想估计过不了几天身体就屯坏了,人家城里人总说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兹当是锻炼身体了”。每次儿子劝说四娘他们别这么劳心费力的时候,四娘就拿这话赌儿子的嘴,久而久之,见他们俩人这么乐此不疲的,儿子也不再干涉了。

前几天,四伯也不知在哪儿听说的,几十里外的村上有个包地的种的红薯,收完后地里还剩下好多,人家主人说了,剩下的不要了,谁拾到就归谁,四伯回去和四娘说想去捡红薯,四娘一听,要跑到几十里外,就劝四伯别去了,天气渐渐冷了,这么大年纪开着电动车跑几十里路,孩子们心里都该不安生了。四伯不但没听四娘的劝说还和四娘闹起了脾气,扔下四娘自己开车走了。一连三天,四伯都是天一亮就去,天黑了才回来,四娘问他午饭怎么解决,他都爱搭不理地让四娘别管他。气的四娘对他直嚷嚷“不知好歹的老东西,谁稀罕管你”。第四天吃完早饭,四伯磨磨蹭蹭里出外进的来回转悠,四娘问他,四伯这才瓮声瓮气地说:“昨天回来的时候,天黑看不清路,车开到了路旁的沟里,等求人帮忙推出车后才发现,腿连摔带砸的青了一块,不过别处没事儿,就是今天这一起来觉着头有点儿晕。” 四娘蹲下身。撸起四伯的裤管,小腿肿胀胀的一大片乌青。“幸亏你没跟我一块儿去,要不然……”四伯小声嘟囔着。四娘想冲四伯发火儿,想喊,可一听四伯的话,立时泄了气,赶紧给儿子打了电话。
等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四伯是小腿骨裂,腰部挫伤,头部轻微脑震荡,医生建议先住院观察。起初四伯不情愿,儿子们好说歹说四伯就是低着头不表态,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给四娘打电话,四娘耐着性子劝说了半天,最后四娘主动告诉四伯,她会把捡回去的花生晾好,玉米囤好,红薯放好,四伯这才嘿嘿地笑了。

四娘把玉米糁放到沸腾的锅里,将火儿捻到最小慢慢熬着,转身又擦起了灶台,其实,自打接好天然气,就不再用柴禾做饭了,灶台也成了摆设。村里刚开始接通天然气的时候,四娘就是想不通,“庄户人家祖祖辈辈都是烧柴禾做饭,怎么到了现在烧柴禾就成了污染环境了呢?”村干部每次见到四娘就和四娘叨叨接通天然气的好处,“我知道,咱不能托村里的后腿,我也知道烧气儿比烧柴禾要干净卫生,可它烧的哪是气儿分明就是钱嘛”。 话虽这样说,四娘家还是在规定时间内接通了天然气,可四娘他们再去田里,看到那些玉米秸秆、棉花柴依旧捡回家依旧把柴禾跺码的整整齐齐。
四娘吃过饭,把炕上的被褥叠好,床单抻平,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桌子擦得溜光水滑,接着又烧了一壶热水。虽说四娘他们住的是祖上留下来的青砖老屋,可四娘是个干净利索的脾性,屋里屋外每天都归置打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前阵子,儿子们又扯起想要翻修老房子的话题,可四娘说这种 “里生外熟”(墙体外边是砖里头是坯)的屋子冬暖夏凉住的特别舒服,即接地气又养人,如果非要修,那就把屋顶加固一下就行了。

收拾清屋里,四娘又要喂院子里的鸡、鸭、狗,等把鸡圈、鸭棚、狗笼彻底清扫干净后,这才开始收拾院子里的玉米棒。今年秋雨一场接一场,庄稼熟了后,田里到处都是积水人们无从下脚。等秋收完,四娘他们捡回来的玉米棒有的已经发霉、出芽儿,四娘想着得好好晾晒晾晒再入囤,哪知道昨天天气还好好的,结果到了晚上突然就变了天。四娘手脚麻利地清扫苫布上的积雪,又检查了一下苫布底下的玉米。把四伯挖回来的红薯整整齐齐地码在南屋的纸箱里。四娘看着依旧飘雪的天在心里嘀咕着:大葱和白菜只能等到雪停了再收,这真要滑到摔了可就不值得了。转回身,四娘又拿起半兜未剥完的花生和一棵白菜回到了正屋。
按照北方的习俗,立冬是要吃饺子的,虽说现在家里就只有四娘一个人了,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是万万破不得的。四娘把扒下来的菜帮仔细地清洗干净,把菜心儿放到橱柜里,(等以后做热面汤时炝锅用)。四娘把菜切好肉馅儿调好后,已经到了快晌午了。这时候小儿子的电话也打了过来,儿子告诉四娘:明天爹就可以出院了,大夫说,病人回家后要静养,尽量不要来回走动,大哥说想让爹去他那养着,可爹不乐意,大哥说,回去也行,得让娘先把暖气点上,要不然不放爹回来。四娘忙回儿子:一会儿我就把壁挂炉点上,保证屋里暖暖和和的。儿子临放电话前又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四娘把暖气炉点上。也难怪儿子们会唠叨,每年冬天,儿子都是早早的先把天然气买好,可即便这样四娘也总是迟迟不点暖气炉,儿子一问,四娘就说:庄户人没那么金贵娇气,不怕冷,其实儿子心里也明白,四娘他们不是不怕冷只是怕多花钱。

吃罢饭,四娘将一大盘热腾腾的饺子温到锅里,明天老头子出院,下午肯定有孩子们先把东西带回来,得让他们也吃上立冬的饺子。唉,也不知道老头子今天吃没吃饺子?坐在炕头上,四娘一边给四伯纳鞋底儿,一边盘算下午该做的活儿:大葱白菜能收就收了,花生估计到下午也差不多剥完了,时间来得及的话把豆角秧也清除干净。等老头子明天回了家没什么活儿可干,他就能安安生生地养身子了。
雪依然在无声无息地飘着,“这么大的雪,明年一定会是个好收成”,四娘自言自语道,透过漫天飞舞的雪花,四娘似乎能看见满地黄灿灿的麦穗正在对着她和四伯点头招手……

编辑:莹心美编:惜缘
审核:琼则思变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总编 琼则思变 副社长 胡乃华
总监 芙蓉花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宣委 简单(河北)
宣委 李霞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添加中)
音频部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添加中)
格律部
部长 张晓鹏(江苏)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 痴翁(南京) 马到成功(河北)(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添加中)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丽(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添加中)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