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王爱民 李西锋 通讯员 王岩)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伊滨区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着力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万人助万企”、乡村振兴、清洁家园等问题结合起来,立足工作实际,紧盯企业群众实际需求,通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多措并举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共进。区党工委以基层党建“一条红线”为抓手,为伊滨科技产业新城项目建设、各项重要任务保驾护航。2021年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3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亿元,四项主要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区市场监管局印发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各类告知书2800余份,深入企业、商超、药店、冷链物流企业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提高经营者疫情防控意识。 坚持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区党工委统筹规划,坚持“三抓”(镇党委书记总体抓、班子成员具体抓、专职人员深入抓)工作机制,发展壮大全区村级集体经济。2017年以来全区共实施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6个。李村镇南宋社区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力促“党建+驻村”双发展,投资125万元先后建成草莓大棚19座,2021年在驻村第一书记何海科带领下,社区举办南宋2021首届“草莓文化节”,实现销售收入45万元,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四治”并进助推乡村振兴。强化党建引领,明确牵头部门职责,以“三清两建”为抓手,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量化“四治”年度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如:《中国组织人事报》2月19日刊登文章《河南洛阳伊滨区“乡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专题报道伊滨区关于吸引乡土人才回归的特色做法;诸葛镇铺设2万多米污水管网,服务杨沟社区、潘沟社区共1280余户居民,实现“污水进管”,杜绝农村污水横流现象,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寇店镇积极开展“四官进社区”活动,为全镇21个社区的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区社会事务局把党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累计为全区4418名困难群众(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免费发放口罩13.5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