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情春歌---之六》
作者:高仁家 播讲:绚丽紫
邻居们吃饱喝足散席了莽汉才回来,耷拉个脑袋,脸色很难看,一头拱进自家屋里。
野妇马上跟过去问个究竟: "你这是怎么了?快说啊,急死人!"
"儿子来电话,说他那个好哥们主管企业的副市长,正在隔离审查。"那与儿子有啥关系?" "你说的轻巧,没看电视吗?现在反腐倡廉之风刮的有多紧,上头明文规定老虎苍蝇一起打,俺寻思会不会牵涉着儿子?"儿女身,父母心。
野妇一听明白了,怕儿子出事毁了前程而担心,这没了精神头。便安撫莽汉:咱儿子不是那种贪占之人,处事有分寸,不会有事的,把心放进肚子里吧。说是这样说,野妇心里也不托底。莽汉听了野妇的一番劝,情绪平稳了许多。
正说着,"嘎吱″的一阵刹车声音,一辆黑轿子停在大门口,吓得莽汉闭眼没敢看,倒是野妇稳住架,见是儿子的车,一把抓起蹲在地上的莽汉,只见儿子打开车的后背箱卸东西,说是急赶省城参加经济研讨会,顺路回家看望爹和二妈,见二老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略谈几句开车一溜烟地走了。
莽汉见儿子没事,又精神了,留野妇今晚在家住宿。野妇说你还像上次那样丟人没丢够啊,说什么也不肯留下。莽汉拧不过她,把儿子捎回来的东西装了一大包给她送到家。
临走,野妇叮嘱莽汉: ″这眼下不是从前,形势变化了,缺德事少干,为自己为儿子积德有好报应,与父老乡亲一道发家致富,那才是走正道。"莽汉听野妇说的句句在理,连声点头答应。改革的春风,弥漫着宝山村,大家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建果园,扣大棚,热火朝天走在致富路上。
头脑灵活的莽汉与野妇也与时俱进不甘落后,联手合作建起了蔬菜,草莓十个大暖棚,又修建百亩地鱼塘,人手不够雇人干。几年的功夫,由穷变富,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两人商量:折掉两家中间的隔墙,推倒各自茅草房,两家合成一家,盖起百米长两层宽敞明亮的别墅小楼,院里铺上地道砖,搭建紫藤长廊,花圃花墙荷花池,色彩斑斓鲤鱼不停地游动,凉亭翠柳倒映水面里,幽静典雅光怪离陆,显得美丽大方。对于莽汉与野妇的举动,人见人夸。
这些年宝山村变化明显:清水河两岸公路铺柏油,村街改造抺上六十米宽水泥路面,路旁栽树种草,太阳能路灯伸向村外,夜晚一片通明,公汽穿街而过……整个宝山村今非昔比,人换新颜,地现新貌。
享受清福的莽汉不甘心现状,又有新的打算:让全村人共同脱贫致富。闲遐,他凝望着元宝山沉思:峻峰,深谷,古树,寺庙,幽洞,瀑布……这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确属风水宝地,不开发利用太可惜。他失踪了,悄悄进城找儿子,商议招商引资事宜。
儿子也深情故乡,有心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报答这方水土的养育之恩。两人一见面,不谋而合,儿子带着老爹的嘱托,借用自身的人脉,想方设法地引来外商投资。经过多方努力,真的招来了外地投资商。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元宝山大变样。在山中,修建禹王庙,翻新娘娘庙,建造宝山塔,三座山峰架起天桥,玻璃栈道蜿蜒曲折萦绕各个山峰盘旋,山谷中修筑娱乐广场,亭台楼阁层层伸向峦峰,村口竖起雕梁画栋石牌坊…
…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融合,现在的元宝山,一步一景观,一步一洞天吸引八方游客络绎不绝。
莽汉所作所为,在村里人眼里彻底改变了印象,赞叹昔日的老乌鸦如今变成了金凤凰,受到普遍尊重。野妇也感到脸上有了光彩。
(这喜事一桩接着一桩,接下来又有什么喜事呢,且听下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