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时间11日夜23点30分,我们从莫斯科飞到了俄罗斯深入到北极圈内300多公里的城市……摩尔曼斯克。该城北纬68.58度,东经33.03度(我们中国最北的漠河:北纬53.33度)。

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北方著名的终年不冻港,是俄罗斯在北冰洋的重要港口。位于巴伦支海科拉湾的东岸,北距湾口50公里,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最大的军港之一,还是俄罗斯最大的渔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以及北冰洋考察站的前进基地和北方诸岛的后方基地,俄罗斯船只由此通往世界各地170多个港口。

咋听起来这里应该是天寒地冻的世界,但实际上,这里每年温度都在零下15度以上。因为北冰洋一股暖湿气流的作用,摩尔曼斯克港成为天然的不冻港。
我很自豪,我身在北极,我触摸到了北冰洋。这样的旅途经历,够我炫耀一辈子,回味一辈子!


正因此,二战时希特勒向该港伸出了魔爪,狂轰滥炸,企图收入囊中。苏联军民拼死保卫该港,从1941年一直到1945年,牢牢地将该港抓在手中。也正因此,该港成为盟军转运物资的重要基地,为苏联的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其独特的作用。苏联授予该市为“英雄城市”。 英雄之城,是多少苏军官兵与市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代价也是巨大的!在这北冰洋海浪拍打其岸的一座山上,屹立着一尊苏军《阿寥沙》士兵的塑像:他头顶钢盔,身背冲锋枪,目视远方……三角形的石碑上,镌刻着那四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历史的功勋,碑前的纪念之火,熊熊燃烧、生生不息……

在不远处,还有一座《等待中的女人》的塑像:女人手捧一束鲜花,盼望着仍前线亲人的归来,一只和平鸽翩翩展翅于身旁……

在这两座塑像前,除了我们游人之外,都看到当地的居民手捧鲜花在此举行仪式。他们或一家人,或一群亲朋好友,以寄托哀思或以祈祷幸福。 苏联解体快三十年了,其政府和民众的这种政治意识和价值理念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化……我想: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不忘历史,不忘责任,增强对和平、对幸福的追求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也是“普世价值”,也属于“人权”范畴吧! 战争是残酷的。 我身处“英雄之城”,心中又一次强烈地祈祷和平,祈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和平……
2016年2月12日于摩尔曼斯克
2016年2月26日发表于《淮水安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