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下漫谈《心灵鸡汤》那些趣闻轶事
作者:牟洪营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心灵鸡汤就伴随着我们茁壮的成长。就像地里的庄稼,从播种开始,就要施各种肥。有经验的庄稼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施肥,该施什么肥。没有经验的人只是一味的施肥,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种出来的反而不如其他人。所以说,施肥是一门学问。《心灵鸡汤》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创作。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系列读物之一,以其简短、精炼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作者选文一直遵照的准则为: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现在泛指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满哲理的小故事。

或许每个人小时候身边都会有那么一个人,他成绩比你好,比你懂礼貌,嘴巴比你甜,关键是他长得还比你可爱,在他面前你处处不如他。对,没错,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有时候我不得不佩服我的爸妈们,虽然他们没什么文化,但他们深知心灵鸡汤的重要的性,并且深谙此道。他们可以如数家珍的说出谁谁谁哪样比你厉害,把你践踏的体无完肤。然后语重心长的要你努力读书,天天向上。好吧,那就等到读书。到了上学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失败是么?勤奋,坚持,运气,耐心……这些都可以是成功之母,但决不会是失败。他们告诉我们人生就是应该充满阳光的,但是他们没有告诉我们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
心灵鸡汤类的书,从头到尾都围绕作者的人生,这也是书的特色,最后每节再附上暖心话句,鼓励一下有共鸣的,正在阅读的你。让你心里有一种酸涩的想哭的感觉,总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出路,不过丢开书,大多也忘了里面有些啥,只是觉着作者文笔不错,有句话给你的触动不小罢了。而我那时放弃掉这类书的原因,大抵是因为我生活平淡,无法意会其中一二,甚至更现实的原因是,这些文字,对我的生活,没有太大的用处,久而久之,就遗忘了。

不管处境如何,积累自己总是没错,或博览群书思辨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训练自己的技能成为专业高手,这些积累会让你的生命变得有厚度。等到被机会选中那刻,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开始一点一点释放自己的能量。如没有这个积累,哪怕走运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因为根本没有可以透支的资本。
当然,我们并没有反对心灵鸡汤。相反我很喜欢心灵鸡汤。从大一开始喜欢看书,看的就是心灵鸡汤。《遇见未知的自己》,《谁的青春不迷茫》,《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看的我大为鼓舞,恨不得削发明志,当天就列了一份计划,幻想着成绩也突飞猛进。结果发现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执行起来跟计划有很大的出入,越到后面出入越大,挫败感也就越大,总觉的自己超。那会每天都很有正能量,但到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只是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动,可以唏嘘,可以崇拜,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故事。

人生,永远不可复制,痛苦也只是一种撕心裂肺的体验,让人更加坚强,更加珍惜;岁月,永远不会回头,放弃也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让心更加明朗,更加执着;生命,永远不能重启,活着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尽管艰难,尽管有泪,也有日出,也有月落。快乐,其实就在身边,在路上,在心里!。
慢慢地就知道生命就是一种缘分,你刻意追求的未必能得到,你努力追寻的未必能获取。生命中的灿烂,人生中的辉煌,往往不期而遇,尽在偶遇。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得到是一种幸运,得不到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尽心,我们总有收获,我们总有进步。得失是一种心境,人生是一种缘分,无悔就行。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打开的方式不对。但我觉的心灵鸡汤的作用应该是看别人的故事,走自己的路。要知道成功并不是事情的标准,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平凡才是人生,鸡汤虽好却不能贪多。有经验的人会以正确的方式打开心灵鸡汤,在正确的时间。这也是一门学问。
往事如烟,浅笑而安。慢慢的懂得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起伏,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会永远风起云涌,没有一片天空永远晴空万里,没有一个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因此,千帆过后,要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学会从容!顺境时,多一份思索,逆境时,多一份勇气;成功时,多一份淡然,彷徨时,多一份信念。
得不到的付出,要懂得适可而止。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快乐便是一种心情;在磨难之中感悟快乐,快乐便是一种宽容;在平凡之中发现快乐,快乐便是一种涵养;在曲折之中找寻快乐,快乐便是一种气质;在艰辛中品味快乐,快乐便是一种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