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坟属于草寺村。
草寺,位于通顺路东,京承铁路线以西,北邻北三村(岗子、窑上、王辛庄)、东北面是小营,正东是徐辛庄,东南是沟渠庄,正南是双埠头,西南是富豪,正西隔小中河与尹各庄相望,西北是寨里、管头、吴各庄,草寺村不大,有五个小队,徐尹路穿村而过,南面是一队张家坟,二队是焦上坡,三队叫刻马刘,四队、五队叫上母地。
我就出生在张家坟。
张家坟名字是怎么来的,据老辈人说,这里是乾隆的一个老师家的坟地,哥五个埋在这里,在村西南角立了五个石碑,底座是王八,就是王八驼石碑了,很多年,草寺的人特别是张家坟的人,外出从南边回家,远远看见那五座高大的石碑,就很兴奋,快到家了,我们小时候也常到那边玩,文革的时候破四旧,就把用拖拉机把石碑拉倒,砸了,拖到农机站,当油桶底座了,石头王八在哪里,我就没注意了,石碑的后边是一座土窑,我记事以后,那窑还烧过不少砖呢。
五座王八驼石碑,土窑我们张家坟的标志!小中河是我们心中的梦想和未来。
张家坟的轮廓,就是现在徐尹路以南了。村南,那条路还有吗?通顺路口有一条路,往西,横跨小中河,有一座土桥,通往我们村的良田沃土,往东有一条石子小马路,横穿京承铁路,过拖拉机站和林场,通向军营,那里是我们的童年。
张家坟,我的家乡,我长大的地方,我回来了。
我走在家乡的乡间小路上,我又回到了我的童年。
张家坟,我太爱你了,我的父老乡亲,我太想你们了,东院的五大妈,西院的六婶,南街的奶奶,西头的大爷爷,您们都好吗?街坊邻居,都是世交,几代人的感情,大家友善、和平相处,邻居也会一言不合的时候,可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多久也就化来了。我们张家坟的人最好客,不欺生,比如有个外乡人借住或迁进来,大家争先恐后接近并帮助,比对原来的老街坊还好。
我现在站在我二哥家门口,对面是李玉坤家,我小时候,那里是自留地,张勇家的自留地就在那里,看,胖胖的张五大妈就在自留地地头,怀里抱着大孙女,五大妈说,这孩子来我这就乱营,走了叫肃静,五大妈冲我招手呢,我过去了,五大妈叫我抱孩子,我还不到10岁,我哪会呀,五大妈笑了,这傻小子真笨,骂声中带着怜爱。
瞧,铁路住的是王升起的母亲家,王家院子里有一颗苹果树,不知道结果没有,我应该管老太太叫奶奶,身高约么一米五多的样子,很瘦,很和善的老人,我对她老伴没印象了,老奶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王升起,二儿子王升贵,三儿子王升才。
您再瞧,王家往西往南是金春华家,她们家的院子好大呀。姓金的大都是满族,金银华你家是满族吗,文革的时候很多金姓怕受牵连都改成汉族了。金姓在张家坟有好几家,家族关系我也不大清楚,但对金春华家我是充满了敬意。金银华的爸爸是我们村的治保主任,我叫金老大爷,每次见到老爷子,我都毕恭毕敬的叫,老爷子很严肃,嗯一声就走过去了,老爷子在我心里就是共产党的代名词,我心中充满了敬仰与恐惧,金老大妈我最喜欢了,呦,金老大妈过来了,我赶紧喊:“老大妈”,“唉”,声音细脆,亲切,“真是好孩子”,还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温暖而温馨,金老大妈身高差不多有一米七,年纪和我妈差不多,但仍然很漂亮,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脸上永远洋溢着微笑,高傲中彰显着高贵,金老大妈和我妈关系很好,我妈和我说过,金老大妈很有个性,她们是很铁的姐们,金家人丁兴旺,金老大妈生了两个儿子和七朵金花,令人羡慕。金银华是第六朵金花和我同岁,都属兔,金春华是老五,比我大两岁,属牛,永远的老大姐。我们是发小,同班同学。
金老大妈家北面有半条街,路北最东边住的是金二大妈家,她家的东面有一条小路很短,路东是到铁路是自留地,金二大妈有一个儿子叫金贵,儿媳妇我不记得了,二大妈有两闺女,金贵荣和金海荣,金海荣叫小肥的,胖乎乎,跟我姐年龄相仿,经常上我家找我姐姐玩,还两个孙子。后来张福家搬到这个地方居住至今。
金二大妈往西是刘宝利家,刘宝利的爸爸据说住在城里车公庄,刘宝利瘦瘦的,不是很高,他和我二哥有一段时间走的很近。后来我家在他家后院盖房,现在是我大哥住那里。再往西是金春生家,他家哥俩,还有一个妹妹。金瑞家后边住的是张玉顺,我叫老叔,他媳妇是我三大妈的亲戚,所以叫她三姐。再往西是往王升起家,王升才起的老伴叫杨秀云,是大队会计,他家是两闺女,大闺女名字忘了,二闺女王春华比我大一岁,儿子叫小光。
村里第二条东西向小马路很长。
现在我二哥家往东原来都是自留地,后来是李玉坤家在那里盖了房子,巍峨挺拔,鹤立鸡群,显示他家现在的富有。
第一个院子,前面是我二哥家,后面以前好像是陈小坚家住那里,后来姚德全家在那又盖了房子。
第二个院子,前面是李玉坤家,后面李玉祥和父母,李家大妈人很好,老爷子我没什么印象,李家哥俩,好像还有两姑奶奶。李玉坤家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当年好像没人看好他们家,但他们家是我们村最早搞运输的,是张家坟最早富起来的人,佩服!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最穷的就是老包家了吧。
第三个院子是许平家,许家的西面原来好像有个小胡同,许二大爷和许二大妈都很和善,我们两家的关系也相当好,我家缺什么工具入铁锹,小推车什么的没少去他家借,许二大爷对做小买卖很在行,许家应该是有4个女孩两个男孩,大姐徐淑敏,二姐许淑琴,许平、许华和许淑玲我们都是一起长起来,许淑玲和我小学时是同班同学,还有个小妹妹四兰子许淑兰。
第四个院子是刘德祥家,刘德祥的爸爸很能干,刘德祥家有哥三,老大刘德忠,老二刘德祥,老三刘德海,他们家的西边肯定有个胡同。
第五个院子,后院是姚三叔家,姚二奶奶也是很好的人,姚奶奶和姚三婶和我妈的走的很近,前院是姚淑珍家,我大嫂子是姚四叔、四婶给介绍的,姚淑珍的姨是女方介绍人,给我大哥介绍对象,他们家废了不少心。
第六院子前院是刘德忠住那里。后院是我家大爷爷住那里。
刘德忠家西边有条街。
第七个院子是王毛子家,王毛子他妈挺胖的,王毛子好像有两个妹妹,大妹妹有点大舌头,大舌头,八斤半,背着孩子起猪圈,他妈说真能干,他爸说真操蛋。
第八个院子是张玉成家,我叫张玉成七叔,他家有张强张杰哥俩,张杰还有个姐姐。张家坟老张家是个大户,具体的我记不清了。
第九院子是张福家,我管张福他爸叫五大爷,五大妈很胖,他家有张福、张志、张芬、张春、张红、张勇。
第十个院子,是张良家,他爸叫什么来了,
第十一个院子是张玉坤家我叫他老叔,都叫他老横头,很能吹牛,说跟雷锋是同班战友。他家小霞子比我小一岁,还有个男孩,叫什么忘了,说话挺牛的。
第十二个院子是李海燕家,她爸爸家哥俩,李永生李永胜。李海燕她妈在雨天挑水掉井里了,李永生很懒,都说他害了媳妇。
张家坟再往北一趟街。
第一个院子前院是包克勤,后院是我大爷家,后来二牛住。
第二个院子前院是我大哥包世奎住,后来给了小东子了,后院给了,后院是二牛。
第三个院子原来是我家,文革时被没收了,后来刘秀珍家在那里盖了房子。
第四个院子是我三大爷家,我二哥包士秀也就是包小琴她们都住在一起。
第五个院子是老李家。前院是老二,后院是老大,急大妈住后院跟大儿子在一起,李忠生还有个妹妹。
第六个院子是老黄家,前院黄俊,后院大宝子家
第七个院子是黄春家,黄春的爸爸号称黄二,也很能干。黄老丫头,跟我们一班过。
第八个院子是小张傻子家,他有两个姐姐,他妈总说我大哥是她干儿子。张秀华找了个浙江人姓吴。
第九个院子是张玉祥家,张玉祥后来娶了张才她妈。
第十个院子是张富家,那两口子很能干,三个儿子,老大叫小胖子,老三一表人才,出了车祸。
张富家西边是谁家呢?
再往北,
王升贵家,王升贵忠厚老实,当过队长,他老伴也是个特别实在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小时候我和王春平和她弟弟总一起玩,我还老编故事讲给他们听,我那时就有才吧。
金秀华家,她闺女比我大一岁,上学高一级,她儿子比我小一岁吧,淹死了。
再往西是姚德权家,记得他家院子有花椒树,我小时候和姚德全玩的比较多,我们俩老一起去找猪食。
姚德全家西边有个大坑,据说我一岁多大时候摔倒掉里过一回,不知道谁救上来的,我大难不死。
再往北就是草寺中学了。
我们村西是我们小队队部,有个小院子,也挺破的,队部的东侧是养猪场,刘秀珍她妈可是养猪能手。队部西边是场院,很大,我们每年夏天都去场院干活,晒麦子,包棒子皮,队部的南门外有口井,西边的人都到那里挑水,李海燕的妈妈就是在雨天滑倒掉进去的,井边有一棵槐树,槐树上爬满了壁虎,我最怕那玩意,好吓人的。
金银华家的西边是一片耕地,后来建起了加工厂,加工厂再往西原来是个大沙坑,可能是烧砖取土留下的吧,再往西,也就是场院南边,是土窑的位置,土窑南边是王八驼石碑,再往西,地势逐级下降,有点像梯田。现在的加油站往北,也有个大坑,我好像6岁是时候跟我三个哥去那里洗过澡,我看一个大哥哥在前面走,我就在后面跟着,进去就没影了,王全春把我救上来了,81年,我替我大哥去生产队干活,王全春问我,我把你救上来的,你还记得吗,我哪里记得是谁,反正是被人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