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乡土文艺 心灵的栖息地
武 汉 的 雨
大山
进入11月,北方的天气已经变冷。郑州的疫情形势又开始一天比一天严峻。但因业务原因,我必须踏上南下的列车,前方目标:武汉。
是的,提起武汉这个名字,不少人还心有余悸。毕竟,2020年初的那场疫情,给我们中国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曾几何时,很多人会因提起武汉这个名字而色变!在集全国之力支援武汉的日子里,华夏大地上弥漫着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激情,生活在大江南北的人们都在为在那个时间那群逆行而至的人而感动!虽然,曾因在那个特殊时段到过武汉而被特殊关照的人们也感到过委屈和无奈,但最终大家都选择了理解、接受与配合!因为这样做既符合自己的利益,也符合大家的意愿!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借武汉的疫情肆意栽赃、甩锅、构陷中国的那个国家的政客们被全世界民众所鄙视和不齿!他们为标新立异在疫情刚开始时拒绝佩戴口罩,在让他们的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且惨重生命的代价后,最终又自己戴上口罩的言行,向世人展示着他们根深蒂固的无知与傲慢!他们把自己的丑行暴露在阳光下,他们的拙劣表演让大家都看在眼里,且心知肚明!大家都知道,谎言在说一万遍之后,还将仍然是谎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消费着大家曾经对他们的信赖、信任和信心!他们让曾经被迷惑的、对西方所谓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人权等说辞深信不疑的人,看到了现代版的皇帝新装!这让大家真切的看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虚构、虚假和虚伪!

到了武汉,天色已晚,通过武汉站为应对疫情而设置的一道道管控检查后,走出车站。天空中飘着零零星星的雨,落在脸上,那一丝丝的冰凉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夜幕下的的武汉市,灯火阑珊,走在大街上,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在武汉工作和生活的人们,经历过二零二零年初疫情的考验之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城市依旧美丽,生活依旧祥和!人们的生活继续走在幸福安康的大路上。
刚到晚上八点钟左右,除了超市和宾馆,街道两边的店铺基本上都打烊了!经过一天忙碌的人们都选择早点回到自己的家,去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和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以致于走了两公里的路程才终于找到一家经营重庆万州牛肉面的小吃店,走进店中,要了一碗牛肉面,边吃,边和店老板夫妇聊疫情对武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聊疫情前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老板说,现在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基本上和疫情之前一样了。只是,偶尔听到媒体上报导全国各地的疫情通报,心中还有一丝丝的担忧。不过,有党和政府的管控和应对,心中踏实多子!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若不是我们应对有方,真不知道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听听外国的情况,感觉做一个中国人真的很幸福!感觉今生今世能生活在中国,真的很好!

早上起来,武汉市青山区大街上空气依旧湿润,天色依旧阴沉,因为夜间的零星小雨,路面上湿漉漉的!行色匆匆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忙碌着,我也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办完了自己的事,回望一眼街上的行人和景色,钻进车中,踏上返程。
出租车在小雨中奔行。聊起武汉,出租车司傅打开了话匣。他说,自己的老家在武汉郊区,随着武汉市区的逐渐扩大,自己老家被纳入了武汉市的建设规划之中,在政府统一规划安置后,原来家中的房产和耕地都被新的建设项目占用了,自己出来开出租车主要是想要有一个营生。他说,人总不能闲着!他说,武汉的天空总是这样灰朦朦的,一年之中只分夏冬两季,没有春天和秋天。近四五年以来,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在他的印象中,武汉的冬天很少下过雪,记得几十年前的一个冬天下了一场雪,武汉当地的人欣喜若狂,感觉就像是过年一样!他说,这里好多年没有下过雪了,“真盼望今年能再下一场雪啊!”

在高铁列车上,看到窗外的画面一帧帧闪过,人虽然离武汉越来越远,心中对这个城市的思考却始终没有停歇!一个城市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一样,难免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曲曲折折和磕磕绊绊。二零二零年,武汉遭遇疫情袭击时,生活在郑州的我们,一边按照要求加强自我防控,一边用实际行动支援武汉!郑州人民和全国各地的人民一样,在心中祝福武汉早日战胜疫情,获得新生!每天,人们都在一个个令人悲伤的讯息中找寻好的令人鼓舞的信息!那时,郑州千玺塔上“郑州与武汉人民心连心”的标语代表并温暖着两个城市的人民!武汉抗疫最终取得胜利之后,郑州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满怀喜悦之情奔走相告,欢庆胜利!今年七月和八月份,当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洪灾和随之而来的疫情袭扰时,来自武汉人民和全国各地政府及人民的支持和援助,极大地鼓舞了郑州人民战胜灾难信心,坚定了郑州人民在全国人民支持下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斗志和勇气!

从郑州到武汉,原来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随着高铁速度的提高,直接拉近了两个城市间的距离。两地人民间的往来会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民众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指数会越来越水涨船高。
近几天,全国范围内的疫情形势总体呈多点散发的情势发展,就像武汉天空的阴霾一样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偶尔还会下一点零星的小雨。但我们努力与疫情战斗的热情始终高涨。信心始终充足,工作毫不松懈,天空中的乌云和淫雨一定会散去,太阳一定会出来!

作者简介:大山,本名李虎山,河南陕州区人,诗文爱好者。中乡美认证乡村作家,中乡美现代诗复审室编审,龙头乡土文艺专栏作家。 
龙头乡土文艺编委
五月风 紫贝壳 大山 又到每年秋雨时 傲雪寒梅 星星点灯 山阳人 杨柳青青毛线花卉 杨菊绸 李菊秀 华年似水
欢迎来稿:乡土故事,魅力家乡,人在他乡,乡愁乡恋,情感驿站……要求有真情实感。
必须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小说,随笔杂文,情感美文。做好错别字校对,文责自负。
字数体裁题材不限。文后附作者简介,清晰照片。一周内未见刊登可另投他处。
作品发布之日起七天内赞赏的七成为作者稿酬,余留平台运营。后期及十元以下赞赏不计入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