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离室的牵挂
文/刘廷荣
2021年11月5日,街道社区防疫防控人员电话通知,我因与阳性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可能,我及我的家人都要打包去隔离。我本已做好去做防疫防控志愿者的,这样一来,我的岗位只有让其他的防疫防控志愿者接替了。
我和家人被救护车载到高新西区天瑞路33号,原富士康修建的职工公寓楼,住进了隔离房。公寓楼的条件没有酒店好,电视都开不了。凡是穿着防护衣的工作者来,我们都要求把电视弄好。他们也没有办法,请我们多原谅他们。他们说穿着这防护衣也很难受,出不了气,人很少,人很累,我听到后就很释然,不再提要求了。我想到社区防疫防控人员的辛苦,我很牵挂他们白天和夜晚的工作。

我是11月4日晚2点,接社区防控办的电话。核实我是密接者,准备按社区安排隔离的。同时就听到了工作人员连夜准备给园区所有人员做核酸检测的准备。天还未亮,工作人员就喊园区的所有人员到中心广场做核酸检测。天还未亮,社区工作者就领着两位穿着防护衣的人员,他们就像航天员一样来给我们测核酸。我们去为她们开单元门,可是她们都不允许我们这样做,采完样,她们便离开了。直接分管我们家隔离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姓甚名谁我不知道。总之,从晚上2点开始,到5号上午10点,这位工作人员一直在和我们通话。
直到10点出门上救护车时我才看见这位工作人员,是一位戴着口罩的女同志。我问他昨晚休息没有,他说从4号早晨到5号10点,都一直在工作,晚上都在工作。我听后十分感动,我知道社区工作人员非常辛苦,他们为了本社区人民的安康日夜奋战,为本社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我如果没有遇到这位患者,从而成为密接者而隔离。我会和他们一道,虽说不上日夜奋战,但也会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从5号到7号,我已隔离三天。我虽没有电视看,但我可以写文章,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把我对社区防疫防控工作的感受写出来,把我的牵挂告诉大家。
每一次防护人员给我送饭来,我都会恭敬的对她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每一次测体温,我都会对身着防护衣的小女孩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每一次测核酸的医生来,我都会先说一声“谢谢“,然后恭敬地配合医生测核酸。每位来进行消毒工作和收垃圾的人员,我都会说一声"谢谢“。他们的工作,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每一位被隔离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尊敬,就是对党和国家的尊敬。
2021年11月7日

【作者简介】
刘廷荣,男,1951年生,曾用名:水明、明泽斋主。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学退休教师。诗,书,画,印爱好者。北京六艺书画研究院会员,四川省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高新区《高新老年》报校对员,高新区芳草街道书画联谊会会员,芳草街道紫薇书画联谊会会长。篆刻爱好五十年。绘画爱好四十年。退休后主要在篆刻方面创作作品。
退休九年来,主要创作出这些作品:一是《百寿图》,用的是桂花木篆刻的一百个字形各异的寿字。二是《百福图》,用的是46号麻将背面篆刻的一百个字不同的福字。三是十二生肖一千二百印。这十二生肖各刻一百个不同形象的篆字,皆是用46号麻将背面篆刻成。四是《芳草八景图》,用二十四个10公分的花岗石刻成的印章。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六个10公分大的花岗石刻成的印章。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21个人造石刻成。七是《一带一路》,用三十个人造石刻成。八是《百年华诞金石颂》,用一百个五公分大的寿山石刻成,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九是书画与篆刻作品,参加全国各地书画展。在钓鱼台国宾馆领过奖。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作品被泰国商学院收藏。到俄、印尼领过奖。十是创作诗歌有三千多首,作品在多种媒体刊登,在央视频,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百度网,强国网,腾讯,搜狐网等媒体播报。
现在正从事篆刻班教学工作和街道老协秘书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