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据国家电影局2021年9月备案、立项公示显示,由科幻作家刘慈欣担任编剧的电影《带上她的眼睛》正式立项。

影片改编自刘慈欣所著的同名短篇科幻小说,根据官方曝光的剧情梗概显示,影片讲述了太空营救专家刘欣无意间,在一副可以联通其他人视觉和感官的“眼睛”中,认识了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孩沈静,从不解、好奇到疯狂相爱,最终,他踏上不畏艰险,终穷其一生寻找她的旅途。
刘慈欣是中国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作家,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就是刘慈欣获得的第一个中国科幻银河奖。
-------------------
相关阅读
小说改编电影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小说原著作者参与电影改编的则数量不多。近日,刘慈欣的科幻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将改编成电影。原著作者刘慈欣将担任影片的编剧,这样更加能够保证影片与原著的契合程度。而诸多小说影视化,因为影视与原著不符。遭到原著书友的强烈批评与抵制,比如《第一炉香》等作品。

原著作者刘慈欣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界的一位奇才。在利用工作之余写出的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彻底颠覆了M国对于科幻界的统治地位。而作者刘慈欣本人在外国人的心目中所处于的地位,就像就像诸多明星被无脑粉丝围堵一样。办公室里摆放一本刘慈欣本人签名的《三体》,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科幻小说开始复兴。王晋康,刘慈欣,何夕被誉为带动这次复兴的“三驾马车”。王晋康的《生命之歌》《生死平衡》等多部科幻小说,即便是放到如今也是科幻小说界的佳作。本以为有王晋康这样的科幻大家,就不会再有其他人什么事。而刘慈欣的横空出世,则打破了这一局面。

虽然刘慈欣的作品对女性与爱情方面的描写略显不足,但他的作品技术含量非常高,且题材宏大。歌颂人类福祉与拯救人类这两个特点让众多书友看的热血澎湃。在近几年发表的两部作品来看,《圆圆》《赡养上帝》充分体现了他在科幻以外对人文的思考。从这两部作品也看到了,作者近年以来的成长与对作品的完善。

在之前刘慈欣的一部作品《流浪地球》影视化,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以及书友的追捧。更是改变了中国科幻片在世界上的地位。而今年上映的《沙丘》则由于原著小说所表现得太过宏大,影视删减了部分原著桥段。且众多原著细节无法影视表现。而让众多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感觉到一头雾水。

不少书友在看过《带上他的眼睛》这部小说。被小说中的凄美故事所感动,在03年的时候,小编有幸看到这部小说。对原著小说部分剧情所感动到泪眼模糊,不知道看过这部小说的其他书友是否与小编一样。对于本次这部小说影视化,小编十分期待,但更多的是期望能够拍好。

这部《带上她的眼睛》作为初中生课外阅读,也充分展现了它在小说界所处的地位。原著作者刘慈欣,担任编剧的主要原因,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而这部《带上她的眼睛》一旦上映,所具备的意义也具有推动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众多书迷在看到原著作者担任编剧以后,也对这部影视抱有了更多的期望。

小编作为一个半罐水的科幻小说迷。对这部《带上她的眼睛》更多的是选角方面。因为原著小说所表现的人物性格。而在影视特效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担心,对于目前国产电影的特效也是非常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