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姓张王李赵孙唐徐吴,却有个共同的名字;有这样一群人,别人休息团圆时他们反而更加忙碌;有这样一群人,台风洪水火情地震,他们需逆向而行;有这样一群人,贡献无数微博热搜,自己却很少被关注!这群人就是记者!

今天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22个中国记者节,这个时代,不缺记录者,缺调查者、求证者、核实者、追问者。莫忘入行之初心,莫忘肩负之使命,用手中笔掌中镜带给百姓更多好新闻!
何为记者呢?记录者,这是很多人给出的自己心目中对于记者这一行业的看法答案。但我们觉得,记者,首先是追问者,调查、求证、核实,然后才是记录者。我们现在身处于一个消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资讯发达、信息海量,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记录者,更需要专业记者的调查、求证、核实和追问,但很多记者却在失去追问的能力。
记者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细节饱满真实,让人如临其境。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的融媒体记者旦珠深情讲述了家乡三代人的生活变化,边觉大爷见证了西藏从黑暗落后到和平解放、生活改善的变迁,阿妈经历了从缺衣少食到生活小康的体验,信息技术使年轻人找到发家致富的好路子。旦珠讲得动情,生动的事实、真实的场景、鲜明的对比,道出老百姓最实在的心里话:共产党最亲、社会主义真好。

例如中国邮政报社记者陈颢月讲述的则是关于“路”的故事。一个人、一匹马、一辈子走一条崎岖山路的邮递员王顺友,常年驾车行走青藏高原陡峭险路的邮政驾驶员其美多吉,飞身溜索过江传书的边疆邮递员尼玛拉木……一个个惊险震撼的故事背后,蕴藏着怎样的赤诚之心?马班邮路、云中天路、江上溜索,人们从中国西部3条邮路看到了地区差异,看到了平凡人身上的不凡:脚下有路、心中有情、肩上有责;更看到了:中国的今天是靠韧劲十足的人民勤劳拼搏换来的,是有血有肉的人们努力奋斗得来的。
所处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更丰富了,但逼近真相的成本更高了;我们表达观点的条件更便利了,但我们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了,但获得价值的机会更少了……
于是,有报道无深度,有信息无价值,有表达无思考,在众声喧哗中,如果记者,还停留在记录者角色,而面对公共事件、公共舆论,不追问、不调查、不求证、不核实,那么跟那些普通自媒体、普通记录者,有什么不同呢?
记者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专业优势、价值优势,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多一些追问、多一些求证、多一些核实,尽可能逼近真相,传递真相。
是的,记者要逼近真相,而不能停留在真相的远处。不逼近真相的报道,是让人羞愧的;为价值而羞愧,为职业而羞愧,为存在而羞愧。
因为亲历亲见,所以真实可信;因为是讲自己的故事,所以更加真切动人,这,恰是记者故事真挚感人的奥秘。记者是幸运的,能见证一个个温馨的瞬间;记者又是不凡的,他们用全媒体的十八般武艺,用心用情用力记录,让这些精彩瞬间成为永恒,让这些故事激荡心间。
这里有大事沧桑,呈现波澜壮阔的世纪大河;也有小事萦怀,展示普通百姓的人情冷暖。天下同心,世事同理,这些浸润着人类共同情感和共同价值的故事,告诉世界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他们的很多报道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舆论场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表明,好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