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子(李轶)先生《赏秋》二首赏析
文/王楼
赏秋
文/木子
(一)
枫叶织成红地毯,菊花夹道尽开颜。
知交三两影留别,多少深情一笑间。

(二)
风动园林红叶舞,霜飞篱落菊花香。
自在家山写秋色,何由客路看胡杨。(折腰体)
入秋以来,以“秋”为题材的作品雪片般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确有不少佳作、精品。木子先生的《赏秋》系列组诗是别具一格的力作,今择其中二首,略作赏析,以飨诸诗友。
木子诗词以淡雅清新、闲适恬静、言简意赅的风格独树一帜,往往令人读后耳目一新,沉浸于诗情画意中不能自拔,被作者的生花妙笔所折服。
先看第一首。一二句“枫叶织成红地毯,菊花夹道尽开颜”,这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用枫叶织成的红地毯为背景,衬托着五颜六色笑容可掬的菊花。上下句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枫叶、菊花以人的行为、感情,即枫叶可以织地毯,而菊花笑容满面。三四句“知交三两影留别,多少深情一笑间”,这两句由一二句状物转而写人,或者说一二句铺设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大背景,而三四则描写这背景下人物的活动。上句说三三两两的知心朋友一起合影留别,你可以想见这知已临别摄影留念的感人画面。句中“影”本为名词,而在此已活用作动词,作“摄影”解。下句是一个感叹句,说知己之间的一个微笑蕴含了多么深厚感情呀!
总之,这首诗由景到人,有背景铺设,有人物活动,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语言朴实清新,无一生僻字词,却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这正是清新淡雅风格的体现。
第二首,一二句“风动园林红叶舞,霜飞篱落菊花香”,这两句一动一静,上句说秋风吹动经霜的枫叶空中漫舞,这是动景;下句说虽然已霜染竹篱,但菊花却散发着浓浓的清香,这是静景。这两句写景为下文抒情设下伏笔。三四句“自在家山写秋色,何由客路看胡杨”,这两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向抒情,上下句说自由自在地在家乡饱览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何必要跑很远的路去看胡杨林呢?上句紧承一二句,是个陈述句,下句则是一个反问句,用反问语气强调家乡的美胜过胡杨林的美。这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即用阿拉善盟闻名九州的胡杨林风景区反衬家乡的美,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这首诗同样体现了作者的独特风格,几乎全用口语,可绘景,画面鲜明,抒情,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