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培训之收获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我茅塞顿开,多年求索而不得的有如下九点值得铭记。

一、道与术的不同
道是思想、理念,是根本,是本质;术是方法,是思想的外化形式。没有道的引领,术走不远;没有术的支撑,道长不高。
二、人性矛盾论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不辩自明,孟国泰先生用辩证法解释了人性。人之成人之前是天使,人之不人后是魔鬼。所以人之上是天使,人之下是魔鬼。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皮囊也,人是善恶之躯体也,人是好坏之外壳也。总之人性是矛盾的。
三、自主教育是法宝
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
四、易经理论之运用
大道至简。易经的易有这三层意思。首先,易是容易,简单,大道至简;其次,易是交换,变化;再次,易是它的反意的意思,即不变。“三标课堂”即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可谓大道至简。做成这些方法很多,且变化很多,这是“易”的第二层意思。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这是道,又是不变的。
五、和谐思想
每个人要做到与自己生命的和谐;与他人生命的和谐;与天地万物生命的和谐;个人要和谐,家庭要和谐,国家要和谐,世界更需要和谐。
六、孟先生的“顶天立地”
首先,孟国泰先生的教育思想自成体系。他有自己系统的、成套的、成熟的思想体系,这是很重要的,是顶天的;同时,他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于实践,他有20余所已成功的实验学校,可以说他是立足于实践,是立地的。
七、对比中西方教育之不同
中国教育是教书和育人,就教书而言,中国的教书术大都是在“灌输、填鸭”,大都是把老师认为重要的东西塞给学生,即把学生当“容器”,不停地把知识往里放啊,填啊,不太关注学生。而 “教育”在英语中是 education,前缀“e”表示是向外、出来;duc是词根,表示“引导,诱导”,ation是名词后缀。整体意思是“引出来、导出来”。一个是把知识放进去,一个是把东西出来,中西教育,方向截然相反。
八、教和学的理解
教就是引导学生学、思、做,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智慧地闭上自己的嘴巴”。学是为了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升华、创新、应用,也就是“学以致用”。
九、从最小圈层出发
根据厚黑学李宗吾先生的观点,人生活是有圈层的。先是围绕自己画个最小的圈层,然后在这个圈层之外画个大一点圈层,这个圈层是亲人。在其之外再画个圈层,圈层内是亲戚朋友。再外是……。但从教育来说,是从外往里面教育好?还是从里面自我教育后,再向外教育好呢?孟国泰先生给出了最正确的答案。他说,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学习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最好的约束不是纪律,法律,而是自律;最好的……总之,从最小圈层出发向外的做法是对的,也是最好的。
作者:周继民(山东水发实验学校)
编辑:焦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