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今日俄罗斯(一)飞向俄国
胥全迎
(1)准时出发
2016年2月9日,是猴年的大年初二。上午十点半,淮州宾馆的南京禄口机场候机楼前,一群人正在集结……他们拖着拉杆箱,提着简易包,见面亲切地打着招呼。人齐了(这里17人,还有一人在南京同我们会合,共18人),又打出了“北极之行……淮安摄旅采风团”的队旗,格外引人注目。在楼前台阶上,留下这支队伍启程前的集体合影。看:一个个笑得多灿烂……
此次旅行,由一家国际连锁的旅行社承办。旅行队伍主要由我市摄影家协会的主席和几位副主席、攝影家组成,如摄影家协会的主席朱天鸣、副主席吕志滨、摄影界大侠漆贯华等人。其中,具体操作组织的是丁曙辉总经理。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周思民(也是资深摄影家),市作协副主席龚正等,也在这支队伍之列。
一月份,行前的准备会在“小小渔港”酒店举行。丁总主持,周检作为此次旅行的总策划人,作此行介绍和行前准备事项主旨讲话,朱主席提出要求。因为此次旅行不仅仅要去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更令人兴奋地是还要去北极圈内的城市……摩尔曼斯克,去追寻神秘的北极光。群友们推杯换盏,诵诗放歌,为北极之旅壮行!
中午十一点,大巴车准时出发……目标:南京禄口机场。
(2)夕阳相送
9日下午5点多,我们登上南京至北京的飞机。因旅行社负责省会至北京的机票。所以,我们没有走淮安直达北京的路线,而是从禄口机场去北京。
我们乘的是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的飞机。直到今天,经我留心观察:禄口机场进港(降落)的飞机,是从东而来;而离港(起飞)的飞机,都是向西而行……这好理解:进口和出口分开呗!安全、有序……可能大家会笑我孤陋寡闻。但,今天确实是我第一次发现,这应该是国际航空的通用规则。
飞机起飞了,夕阳斜照在机翼和窗弦,闪耀着眩目的光芒,同我们不离不弃……仿佛为我们此次的远行送行,仿佛想多陪我们一段时光……

在窗口望着西方,天空从头顶到天际,是一大片的湛蓝,颜色越来越深。天际边最上层是淡黄,中间为桔黄,地平线上的第三层是桔红色,深桔红色。最下面,则是越来越乌的茫茫大地……这瑰丽的景色,一直陪伴我们进入国际大都市……首都北京。
此时,从空中鸟瞰北京,已是灯的海洋……
(3)向西向西
说起来,我走的地方也不算少:北边到过哈尔滨;东边登过舟山岛、转过朝鲜;南面到过越南的下龙湾;而西边只到过陕西省的宝鸡和四川的九寨沟,再向西……寸步没迈。所以,我一直期望向西向西……
没想到,这次向西真的突破性地冲出了国门,竟飞向真正大地理慨念的西方国度……俄罗斯。

在北京机场的二号出行站楼(国际及港澳台航线), 经过出国安检等繁杂的手续,我们于10日凌晨2点05 分起飞了。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制造的空客A330飞机,宽体长身,如三节列车的长度,能容入300人。双通道,每排8人。飞机上的电视屏幕,随时发布飞行方向、高度、温度、速度、方位……还可以看电影、听音乐、喝咖啡……大飞机,就是不一样,乘坐的感觉就是好!平稳、舒适。怪不得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空机”。



此次执飞的是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空服人员中既有妙龄女郞,也有中年大妈,还有小伙子,个个笑容可鞠、服务规范。只是没一人懂中文。我同俄空姐的交流,还算“顺畅”。因为我说“咖啡”,她们听懂了;她们说的“科菲”,我也听懂了,一路上我只能喝“科菲”了……说实话,相比之下,我们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空姐,从各方面(颜值和气质),均要胜俄罗斯空姐一筹!
我从飞机的屏幕上看到其航线:是从北京向西北方向,越过蒙古国,大约在贝加尔湖上方再拐向西,一直向西……
我们的教科书一直都说中国地大物博,我说这要看同谁比。同小日本比:气死狗!同俄罗斯比,我还气得不行呐!这个国家的国土比我们大多了哎。再想到这飞过的贝加尔湖,这蒙古大草原,原来可都是我们大清国的呀,无语……
一部中国近代史,辉煌不多,屈辱不少。但是眼下,中俄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双方的紧密团结。原因:地球人都知道……
经过七个半小时的飞行 终于于北京时间10日上午10时抵达莫斯科国际机场。屏幕显示:航程6004公里。
莫斯科时间比北京时间延后五小时。因为我办理了手机国际漫游,自动切换为莫斯科时间。 我们向西飞行,其实是在同太阳捉迷藏,不让太阳公公看到我们,一直在黑暗中西行。五个小时的时差,莫斯科时间此时是凌晨5点,天还没亮。相当于我的这一天多出了5个小时。

莫斯科,这座我心目中的神圣的城市、神秘的城市、英雄的城市,大雪纷飞,你正张开怀抱,迎接我们的到来……
原文2016年2月25日发表于《淮水安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