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搬家
作者/ 华夏儿女(广东)
朗诵/ 雪儿 (主播)
刊名题写/ 王军 刘峰 (书法家)
编辑制作/ 风哥

海螺搬家
作者/华夏儿女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休假第一次到北戴河。作为东北偏远城市长大的我,是第一次见到大海,高兴得欣喜若狂。早晨看日出,白天洗海澡,还兴奋地抓小螃蟹、捡贝壳和小彩石,晚上吃海鲜、观海潮,尽情领略大海的气魄,倾听着大海的声音。
我在海边的海产品摊床上买了一只大海螺,各种形状的海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迷人的海螺、扇贝,看得我眼花缭乱,我猜想鲁迅《故乡》中他的童年朋友闰土送她的鬼见怕、观音手等贝壳应该就在这里边吧?每当我读到此时,在我少年的心中便涌起一个向往,向往大海。
一天,我在摊床前浏览着,把玩着各种海螺、扇贝,爱不释手,我真想将这些海螺、扇贝全买回去慢慢的欣赏。但是,囊中羞涩,又由于携带不方便,只好选择了一只大海螺。我叫它大海螺,与摊床上其他海螺比,其实并不算大,只是我将他叫大海螺罢了。

这大海螺有大人的两个拳头般大,琥珀色中还带有黄鼬色,凸起的部分一圈圈的呈黄白色的纹路,纹路上还隆起了一个个圆润的小尖,我非常欣喜的捧在手里一遍遍玩赏着。海螺搬家了,离开了渤海的海边、渔民的摊床。我小心翼翼地带着它乘上了北去的列车,将它带到了北方的一个小城,它从此远离了海边,远离了家乡。
海螺啊,长成这么大的海螺不知需要多少年,是否那一圈圈的纹路,就代表它的年龄,也需要十几年,或几十年,这软体的动物,却有着坚硬的外壳,它与它的族类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却无意间被渔民打捞上来,从这一刻起它就结束了生命,开始以标本的形式在摊床上被人出卖,再到买主的家里继续以标本的形式展览到永久。
海螺虽然属于贝类,但其形状还有别于扇贝和河蚌,它坚硬的外壳如它的“房子”,保护着它的身体,它背着它的“房子”在海底世界里周游,它用它多彩的伪装,吞食着浮游生物和鱼类。尤其是贝类用双壳夹击敌方,除了防身还是攻击的利器,这使我想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这一成语故事说的是战国时赵国和燕国征战不休,好比是“鹬蚌相争”让秦国渔翁得利了。

大海螺在我书房的书柜里一呆就是二十多年,每当我看书疲倦时都会拿起它赏玩一番,这便会很快解除我的眼疲劳,我观赏着,在我的脑海便会幻化出大海的波涛和海底那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我放在耳边听着,“呜呜……”的声音,就能听到大海澎湃之声。
海螺伴随我搬了几次家,那都是小搬家,我从旧楼搬到新楼,又从新楼搬到我租住的楼房中,大海螺始终伴随着我,在我的书房里悠闲地呆着。说到海螺搬家,这次却要远行了,从东北来到南方,来到了湿热的广州。因为外孙女看中了我这个大海螺,非要带到南方去,我也只好忍痛割爱,让外孙女带走。外孙女也像我第一次见到大海螺时一样,捧在手里高兴地赏玩着,睡觉都要放在枕边。
“姥爷,这个海螺送给我吧,等我回广州时拿着。”外孙女六岁多了,捧着海螺,扬着笑脸天真地说。

“好啊,你这么喜欢它,姥爷送给你,但一定要看好它,千万不能丢了,也不能伤害它,如果丢了,或者伤害了它,它会哭的。”
“姥爷,你放心吧,我一定保护好它的,我带回去放在我书房的书柜里,天天看着它,它就不会丢了。”
“好啊,好啊,姥爷放心了,你带走吧!”外孙女带着海螺乘飞机、坐火车,回到了广州。
海螺又有新家了,从北方的渤海湾来到东北的小城,又从东北的小城来到了南海边的大城市,虽然没有真的回到大海边,但毕竟与大海又亲近了一步,在广州的珠江边安家了。大海螺是幸运的,因为又多了一个小主人爱护它、保护它了。

大海螺在外孙女书房的书柜里定居了,我又能时常看到它了。我与妻子现在退休后居住在女儿家,不久也要定居广州了,海螺不仅属于外孙女的,也属于我的。还有一件更巧的事,一天我为外孙女讲童话故事,无意中看到女儿给外孙女新买的一套童话故事里,竟有一本《贝类动物》,这让我进一步懂得了贝类动物的知识,也让外孙女学到了海洋生物的知识。
海螺属于软体动物,而且贝类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类,“这个庞大的家族分为七大类别: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掘足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海螺属于头足纲,随着体积的长大,外壳也在增大,内层也会增厚,其外壳表面也形成了类似年轮的生长线,外膜的边缘还会有规律地分泌色素,因此它的房子就会变成各种颜色和图案。”
海螺家族是多么神奇啊,海洋世界充满了神奇,让人遐想,令人神往,这大海螺的一次次搬家,就充满了奇妙,而且让我们祖孙两代人充分认识了贝类动物的知识。海螺的搬家,使我又一次增长了知识,真是知识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