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句 话 的 事
一看这个题目,你就会想起由郭冬临和牛莉主演的喜剧小品《一句话的事》,里面有这样的台词:“一句话可以成事,一句话也可以......”真的,今天的我就是被一句话成就的,这句话我一直铭刻在心,至死不忘。
二十一岁那年,我辗转来到我们乡高中复习,直接进入二年级文科班,当时乡高中是两年制。由于多年没有摸过书本,就想凭借自己的记忆力,走捷径考入大学。那时考外语专业数学不计入总分,我就想抛弃数学,专攻英语。而我进乡高中的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课,老师在台上耐心地讲着,我却在台下低头数刚换来的饭票。我年龄虽大但个头不高,加上眼睛近视又不好意思戴眼镜,经班主任同意就坐在了第一排。数学老师虽然高度近视,但对第一排每个学生听课的情况还看得清楚。可能他发现我总不抬头看黑板,就慢慢地走近我。一看我在数饭票,他轻言细语地说:“咦,你还会数饭票啊!”同学们的目光顿时都射向了我,我听到有人小声议论说:“咱班来了个信球!”数学老师用惊讶的语气说我“还会数饭票”,表达出我还不如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还在学习数数。这句近似嘲讽的话语,就像一根钢针直刺我的胸膛,如果有地缝的话我真想马上钻进去。
我正无所适从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数学老师竟然叫着我的名字说:“走吧,到我办公室一趟。”我只好低着头跟着数学老师进了办公室。他先是给我道歉,说是他话说重了,伤了我的自尊心。然后关切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我就如实地一一作了回答。他听了我的话,首先肯定了我这种精神,二十多了还能来校复习,但也坦白地告我根据学校英语师职情况和英语学习风气来看,走外语专业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这时,我仿佛明白了老师说的“咦,你还会数饭票啊”这话的用意了。他先是朝我心上猛戳一针,深深地刺痛我,然后再细心地帮我拔出,为我疗伤止痛,从而使我变得更加坚强,目标更加明确。
我走出数学老师的办公室,觉得一股新鲜的血液在涌动,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而是一个全新的我。就是那时我才明白了我努力的方向,不偏科,全面开花。虽然第一年未能考上,但第二年就以优异成绩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那年数学成绩五十零半分。
“咦,你还会数饭票啊”,这句话我一直受用到今天。我想: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哪怕是不太好听的话,也应该能成人之美 ,而不坏他人之事,这样我们的社会将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人不能总是停留在狭窄而浅薄的知识层面上,而应该在宽广而深邃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作者系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