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车的记忆
文/王青霞
儿时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的长河里大都变得模糊不清,唯有母亲的纺车那吱扭吱扭的声音。总会不经意间在耳边响起。失眠的夜晚总是伴着母亲纺车吱扭吱扭声睡着,早上仿佛也是在母亲吱扭吱扭的纺车声中醒来。

这纺车是奶奶留下来的,它的结构很简单,下边是用木板做成的工字型底座,右边在底座上安装两根厚实的木板,每根木板顶端打一个装木轴的大孔;再就是纺车扑棱,这纺车扑棱是四根差不多一米长两寸宽的薄薄木片,四根木片两头都要刻两个凹槽,中间也要打一个和那根木轴粗细同样的孔,然后把四根木片依次安装的木轴上,均匀分布开之后,用一根绳子来回固定在木片两头的凹槽里;这根木轴一头是圆的,一头本来也是圆的,穿过支撑木板孔之后则是少细一点点方形,为什么要做成方形的呢?因为要安装纺车摇把,这纺车的摇把一端也凿一个方形的孔,一端则是一个圆孔,方孔这端安装在方形轴上,摇起来不至于连轴转,才能使纺车转圈的。
另一端圆孔里插一根比较结实并且刻得很光滑带叉的树枝,这个树杈一般都是用枣木、榆木、槐木比较结实耐磨的木材,这样才能把纺车摇转圈。

左侧底座的木板和右侧略有不同,它上边有两个从高到低的凹槽,两个凹槽里夹着两个牛皮做成的鼻子,这两个牛皮鼻子是来固定纺锭的。
纺锭两头尖头的中间略粗,并且在三分之一处有一个凹槽,挨着凹槽装有一个锭轴,锭轴上也有三个凹槽,最低的一个牛皮鼻子就套在纺锭的凹槽里,比较高一点的那个牛皮鼻子套在纺锭尖一寸的地方。用一根比较粗点的绳子套在锭轴的凹槽里,然后和纺车扑棱连接起来,这根绳子就是纺车的弦,这就是整个纺车的所有部件。
纺车摇过一年年春秋冬夏,摇落了母亲鬓角霜花,纺车上留下母亲岁月的痕迹。纺车摇过我们姊妹四人的童年,永远揺不散我们那苦乐参半童年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