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亡者
作者∵舒守伦
第八章
汽车在平坦的高速路上奔驰,当艳阳高照的时候,路段出现了起伏。吕禅看了看路程表,知道已经跑了一百六十多里路了。这时,前方远远近近出现了起伏不断的低矮的山丘。汽车顺着山脚又跑了二十多里,公路上的路牌显示,已经进入了太平镇的地面。汽车从高速路的出口缓缓驰出,在镇口停了下来。
古一鸣走下车来,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城镇。这个镇很小,一条不宽不窄的河流从镇中穿过,河岸的两边是街道,街道上的人群拥挤不堪,两边小贩们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
古一鸣想先到镇政府去查一查他要找的人,挨着车窗对还在车里的吕禅交代了几句话,便走进了街道,消失在人流中。不大功夫,他又折转身回来了。他对吕禅说,来得不凑巧,星期天,镇政府没有人办公。

古一鸣要找的那个女人大名杨玉娇,她的暂住证上显示,她住在太平镇白桥村。古一鸣决定直接去白桥村。他向一个挑筐的农民打听白桥村怎么走?农民指了指左侧的山沟,说:“顺着这条山沟过去,走五里路就到了。”
走那条山沟,开车去是不行了。古一鸣对吕禅说:“你把饭吃了,找一个茶馆休息。白桥村离这里不远,我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把你的手机号码留一个给我,我好给你联系。”
也许是吕禅怕孤单吧,也许是她想见识见识那山村里与世不同的民风民俗吧,她不愿一个人留下来,执意要跟古一鸣一道走,古一鸣执拗不过她,只好随她的便,只是告诫她,山路难走,不要哭鼻子。吕禅向他伴了一个鬼脸,唾了一口在地下,那意思是说:不要小看人!
古一鸣故意把眼睛望着别处,不往她的身上看,心里却起了波澜,想道:这女子的一举一动都好动人啊!

吕禅重新找了一个专门泊车的地方,那地方泊一次车要交五块钱的停车费,如果当天不取走车,第二天要多收十块钱。停车的事情落实了,她便随着古一鸣进了小餐馆吃了午饭,然后走进了小山沟。
路上他们围绕杨玉娇展开了话题。
吕禅说:“那个女人你认识吗?”
古一鸣说:“我不认识她,只是在开学生家长会的时候见过她一次面。她觉得我人老实,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留了一张字条,把她的女儿托付给我收养。我拿到那张字条后,去找她,没有找着人。从此后,她就消失了。”
吕禅说:“你怎么知道她在这儿住呢?”
古一鸣说:“我去查了她的暂住证,暂住证上有她的姓名和她老家的住址。”
吕禅说:“她会在家里吗?”
古一鸣说:“在家倒不一定,不过,可以找到她的亲属。”
吕禅说:“如果她没有亲属呢?”
古一鸣说:“认识她的人会知道她的去向。”
吕禅说:“你凭什么说得这么肯定?”

古一鸣说:“人是兽的影子,兽是人的影子。虎毒尙且不食子,她一个女人家,难道真的忍心把女儿往地狱里推?这种女人,她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此下策的。她遗弃了女儿,隐藏起来了,不再出面了,但并不等于说她和她的女儿就一刀两断了。她一定还在暗处注视着她的女儿,只有等到她认为女儿彻底安全了,她才会最终消失。她的这个暗处,通过认识她的人,是会查出一些线索来的。”
吕禅不说话了,心里却在想着:“这个古一鸣,说出来的句句话都合女人的心思!”
古一鸣也不再说话,顶着头上的烈日,边擦着额上的汗珠,捡着脚下乱石间的缝隙插脚,边观察周围的地势。这是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宽的干涸河沟,河里堆积着大大小小的灰白色的石块。河岸上的道路只有几尺宽,坑坑洼洼,也东一处西一处地堆积着石头。两边的坡地上,稀稀落落长着红薯、玉米。山上偶尔能见到一些矮小的灌木,放眼一看,眼皮下都是光秃秃的山丘。不远处,在一块石头上,坐着一个中年妇女歇脚,石头旁边放着一捆木材。古一鸣对落在后面的吕禅招呼一声,从小道上拐上了山坡,走到那个中年妇女的面前,问道:“大嫂,白桥村走这里吗?”

中年妇女指着山坡顶,热情地说道:“翻过山坡就到了,走吧,我家就在白桥村,咱们正好做个伴。”
古一鸣想帮中年妇女背那捆木材,中年妇女连忙阻止了他,说道:“不行呀,看你细皮嫩肉的,哪背得动呢?你们是外地人吧?是来搞开发的吧?跟你们说呀,这穷山恶水的地方,落在你们的手里,那可是个宝呀,附近几个村落都有开发的,都发了财了,咱们这个村落要偏僻一些,可坡地多,价钱更便宜。”
古一鸣笑了笑说:“不是来搞开发的,还没有那个实力,是来寻访一个人。”
于是他说出了杨玉娇的名字。
中年女人摇了摇头,说不认识这个人。
古一鸣茫然若失地望着中年妇女,他又说了一遍那个女人的名字,中年妇女还是摇了摇头。不过,中年妇女又说,现在各做各的事,难在一起碰头,一个村子的不认识也是常事。她说,村上有办公的地方,她要古一鸣去找村长查一查。
古一鸣问她:“这个村子有多少人呀?”
中年妇女说:“外出打工的所有人口算尽,一共是三百五十多口人,村里常留 人口只有一百多人。”
古一鸣环顾着四面山坡,又说道:“山坡上也没有农家房屋了。”
中年妇女回答道:“都集中到一起了,常留人口少,老的老,小的小,集中到一起,互相有个照应,好管理,分散开了,那么大个地盘,谁管得到家呀。也有很多搞到了钱,到镇上修了房,安了家,镇上的条件好,不比这山坡地上,做什么都不方便。

说着,已经翻过了山坡,看到了山坡下的一片平地,高高矮矮的好多房屋,就耸立在那片山间平地上。
白桥村到了。中年妇女在村西头住,村委会在村东头。中年妇女把村委会所在的位置指给古一鸣看,就告辞了。
古一鸣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话一点不错!”
在村委会,村长接待了古一鸣。那是个面目和善的老人。他耐心地听了古一鸣的话后,很肯定地回答,白桥村没有杨玉娇这个女人。查户口册是多此一举,村长对他属下的子民了如指掌。为了让这两个客人心里落实,村长还是翻开了户口册,一页一页地指给古一鸣看。
古一鸣满腹狐疑地离开了村委会。那个女人假的身份,让这件事变得更扑朔迷离起来。
第八章(待续)

作者简介:
舒守伦,四川成都,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网络刊发过长篇小说和散文诗。中国世纪文学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