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言瓜语 上周末跟一帮95后甚至00后拼车打本,没有暴露年龄是最大的幸事之一

专业使然,哈利波特和童话镇的本子吸引了我,整个过程总体是很过瘾的,也让我忍不住想去了解关于剧本杀的前世今生。全身心投入剧情与推理之中,戏精的潜质终于得以展现,作为文化产业的新潮流,这种娱乐方式有其独到之处。
当然剧本杀也并不是完美的体验,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研究者,看到本子里出现的网文似表述、不规范的标点格式和错别字,脑子里不断闪现的就是:原著不是这样的啊!罗琳的风格可不是这样……小红帽、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怎会如此腹黑?这一下让我想起了最初写故事的格林兄弟……
恍神过来,这是2021的剧本杀,不是写给孩子们的童话……当然,看见行云流水般的唯美句子,我也是忍不住要多读上几遍的。
看了一些关于剧本杀的文章,剧本的质量问题,入戏太深导致心理问题……我没有勇气玩恐怖本,但我想,那些凶杀、暴力的元素可能多少会对人产生一些影响。
剧本杀里,你可以在几个小时里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按照既定的角色释放人性之恶,这又让我开始思考,剧本杀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否也与这超脱现实的狂欢多少有点关系呢?倘若心智健全的成人,那足以明辨身份与是非;而对于青少年或患有精神疾病(尤其是不自知)的人来说,那些人性之恶的东西,会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市场热潮之下,我想,剧本杀的内容审查、年龄限制、心理测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还是非常喜欢剧本杀这种娱乐形式,只是我会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本子,而且对DM的专业性期待比较高。
如果非得说个总结的话,那就是剧本杀有各种可能性,可是人生的剧本,只有一条往前走的路。
(瓜瓜老师/文)
瓜瓜老师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博士、儿童文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樊登小读者学堂桥梁书、儿童文学讲书人;
谷声新童书研究所专家顾问;
妈妈船亲子读书会绘本故事专家;
禹田文化传媒童书出版顾问;
曾策划编辑出版数十种儿童读物,所编童书多次入选“中国好书榜”;
线上、线下讲座培训及阅读推广活动数百场,成为深受大人孩子喜欢的“瓜瓜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