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话:
今年十月,一场变异的新冠病毒袭扰宁夏,让以往宁静的塞上江南防疫形势异常严峻,以致国家队罕见驰援宁夏抗疫斗争。如何尽快阻断病源传播链,战胜疫情,确保一方平安?成为全宁夏儿女重中之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为此一大批志愿者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走上抗疫斗争的第一线,他们日以继夜,查病源,搞隔离,与凶悍的德尔塔病毒做斗争,表现了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为此,我们选取了抗疫斗争的一些片段,以朗诵艺术的视角和手段展示这一伟大斗争。现在推出:《宁夏抗疫,银发志愿者在行动》专辑朗诵作品之二,与读者分享。
一、目录
1、《爱在深秋》作者:征程;朗读:音韵
2、《我爱志愿红》作者:黄玉梅;朗读:姚雅丽
3、《银光闪耀的志愿者》作者:马乐群;朗读:静心
4、《红马夹》作者:诗与远方;朗读:冯文
5、《多彩银川》作者:杨波;朗读:若愚
6、《我志愿服务14天》作者:白月凤;朗诵:甘丽莎
7、《新冠再次来袭时》作者:高德惠;朗读:张书铭
8、《战疫篇》作者:边淑娟;朗读:白云
二、音频作品
1、《爱在深秋》朗诵:音韵

2、《我爱志愿红》朗诵:姚雅丽

2、《银光闪耀的志愿者》朗读:静心

3、《红马夹》朗读:冯文

4、《多彩银川》朗读:若愚

5、《新冠再次来袭时》朗读:张书铭

6、《志愿服务14天》朗诵:甘丽莎

6、《战疫篇》朗读:白云

三、文字作品与作者
《爱在深秋》作者:征程
这个深秋是别样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袭来,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学校停课,一个个小区封控、一个个单元隔离;马路上的车少了许多,平日里拥挤的公交车也空空荡荡的,整个城市显得十分的宁静。然而,在这种宁静的背后,却涌动着一曲爱的春潮。
我居住的小区七栋楼,封控的单元就有一半左右。在这些封控的单元楼下,支起了一顶顶蓝色的帐篷,一个个身穿防护服或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不分白天还是黑夜地忙碌着。
马志元是位退休教师,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他说由于被隔离的居民生活物资全部要配送,志愿者的工作非常繁重。居民购买的东西到小区门口后,必须要经过登记、严格程序才能陆续送到住户手中。由于小区住户多,志愿者只有十几个,他们每天要无数次的上楼下楼。许多志愿者没有防护服,他们不敢吃,不敢喝,除了把所有的东西送到每家每户外,还要做消杀,清运垃圾等工作,非常辛苦,他们所做这些完全义务。
王奉先是位个体牙医,十几天来他巡回各个小区,给被隔离的居民做核酸检测,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由于怕感染了家人,他没有回家,一个人住在自己的公寓里。饿了就吃桶泡面,渴了就喝瓶矿泉水。他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能为战胜疫情做点事儿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昨晚,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在小区中央的小广场上举行。几十位志愿者和居民在这里伴随着动听的乐曲,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楼下激情的歌声传递到每一户被隔离的居民家里,他们不由自主地打开窗户,打着手电或是手机照明和楼下的志愿者一起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演唱 结束后,志愿者和所有在场的人们高喊“银川加油!”“湖畔加油!”场面令人激动不已。
志愿者,在疫情的阴霾下犹如点点星火,他们无声地温暖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爱,是一种无私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将希望点燃;爱,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人们的心灵感动。
这个深秋是别样的,这个深秋是温暖的!

《我爱志愿红》
作者:黄玉梅
从10月22日夜间始至今,我一直处于亢奋之中。因为我不仅看到了银发志愿者和青春同行的美丽动人的画面,满耳听到的也是此起彼伏的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的温馨呼唤声。
今天,咱们这个微信群里,有关志愿红的信息量可谓剧增,志愿者的感人事迹,犹如汩汩涌动的热浪冲击着我的心房,令人心潮难平。特别是刚才又看到微信群里说到,老干部局负责组织咱们离退休干部志愿者活动的辛琪处长,也是夫妻齐上阵,在抗疫一线参加志愿服务,我再次被深深的感动。
说实在话,这些天令我感动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最令我感动的,是政府核酸检测的亲民举措,是逆风而行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基层工作者、小区保安。那一桩桩、一件件事迹,虽然我看不到他们的面庞,我却感知到他们美好的心灵。尤其那一枚枚闪光的党徽,如同一面面旗帜,插在了抗疫的第一线。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这些无名英雄,祖国记得您,人民记得您。让我们为抗疫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点赞,共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决战胜肆虐的疫情。
最后,我还是要大声的说一句,我爱你们,志愿红。

《银光闪耀的志愿者》
作者:马乐群
退休的时候,我有过忐忑:
未来的几十年,将怎么度过?
也做好了打算,
帮助儿女,侍候孙子,尽享天伦之乐。
没有了工作的催促,悠闲变成了寂寞。
为了小家奔忙,日久天长会感到失落。
游历锦绣山河,美景引起了我的思索——
在高铁上追问:
我的航船难道只能在家庭的港湾里停泊?
看那璀璨的夕阳,感到还有力量发光放热;
看那巍峨雪山,感到精神仍然可以朝气蓬勃;
看那荒山披上了绿装,
感到心灵的湖水还没有干涸!
看那秋叶优雅地飘落,
感到晚年还会放射迷人的光泽。
我不是混吃等死的老头子(老太婆),
不是追梦队伍里的旁观者!
戴上小红帽,穿上红马甲,
我拥有了少年时的纯真、活泼;
抗击疫情,我在小区门口值班,
袖章和胸前的党徽灿如烈火;
登上舞台走秀或朗诵,我变成了喷香吐艳的花朵;
捧出了扶贫的捐款,我感到天更宽广,地更辽阔。
我满头白发,还能成为旗帜,
坚守那种滚烫的颜色;
我满脸皱纹,还能做出点奉献,
唱响那首温暖的赞歌;
嘴能讲课,完成善和美的传播;
笔能涂抹,书画作品还能令人愉悦。
无需名利,也不渴望建功立业,
只是觉得展示生命价值的机会依然很多、很多。
坚持,做喜欢的事情,让别人高兴,也让自己快乐。
快乐,高尚的快乐,让我拒绝低俗的诱惑。
让我勇敢、坚强,不再惧怕死亡的威胁。
将要离去的那天,我会微笑着和这个世界告别——
我会说,最后这十几年
是一生中最精彩、最光荣的岁月!
志愿服务,无需回报,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我是新时代的受益者、享受者,
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创造者。
我是银光闪耀的志愿者!志愿者!

《红马夹》
作者:诗与远方
我是一件红马夹
有着鲜艳的中国红
普通的就像这个秋天的落叶
平日里
我都静静的躺在仓库里
积蓄着我的力量
我是一个红马夹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
我被很多人穿在了身上
行走在每一处需要我的地方
他们都是一些很普通的人
只因血液里流淌着一种精神
一种担当
一份责任
一种对中国红有着特殊感情的人
我是一件红马夹
红的胜过秋色里最美的红硕的花朵
还有在我的肌肤上娟秀着的那金黄的字
青年志愿者
是啊
我红色的血液里
奔流着这金色的璀璨的光芒
我自豪
我是一位志愿者
奔忙在每一个白天或是夜晚
每一处需要我的地方
我真得很自豪!
作者:诗与远方

《多彩银川》
作者:杨波
你穿着红,
我穿着蓝。
你是大白,
我是小黄衫。
姑娘刚十八,
老汉我六十三。
我们都是志愿者,
我们的名字叫银川。
你拿着登记册,
我捏着小棉签。
你的健康码,
有人帮你翻。
你拖着老寒腿,
有人把你牵。
雨儿雨儿你下吧,
挡不住我们做核酸。
怀揣一颗红心,
确保凤城平安。
献上一份爱,
战疫肩并肩。
甜不过黄河水,
高不过贺兰山。
美不过志愿者,
靓不过咱银川。
银川因你而美丽多彩,
多彩美丽数我银川。
作者:杨波

《我志愿服务14天》
作者:白月凤
今天是我做志愿者第十四天。
早上去得早,银川玺云台公寓被封的四栋楼要做核酸检测,中午忙到快三点了才吃午饭,这些天,“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八个大字,一直在我脑中回旋。前些日子,社区号召志愿者报名,我立马报了,也没什么想法,就是想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一做就是十几天了,每一天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受,从极少小区被封,到越来越多的小区单元被封,一轮一轮的核酸检测,从每天八小时的值班到后来十一,二个小时的坚守,说不累,那是假的,毕竟年龄在这摆着,晚上回家,累的脚疼,腿疼,用热水泡泡脚解解乏,第二天出门前喝上一杯咖啡,泡杯热茶带走,又撑一天。
从穿上红马甲到换上防护服入户排查,白色威武的防护服把我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气,头昏脑涨,呼吸不畅,大汗淋漓,那一刻,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回想去年武汉,新冠病毒肆虐,多少医护人员,志愿者奔赴抗疫第一线,他们夜以继日的与时间赛跑,冒着生命危险,救治感染者,可我就穿了不到一天的防护服就觉得太难受了!我就在想 ,我一定要写点什么,描述我的感受。
“义不容辞,”这句话,让多少不同行业的人,以及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想到什么个人安危,只想为社会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替被封在家里的人做点事情我志愿的庆春社区玺云台公寓,也叫玺悦城公馆,有5栋楼,四栋被封,一栋楼有22层,每层13户,有几百户居住,大多数是年轻人,不做饭,点外卖多,快递也多,工作人员人手不够,我们一班有两个保安,我一个志愿者,一个客服,每天要用小推车,不停的往里送东西,平均一天要送一百几十车东西到楼里,还要负责给买水,买电 买药,对外对内,工作量之大,每一栋楼都建个群,方便对外沟通,解决生活疑难问题,真实的听到了被封人群的各种心态,有互相帮助的好邻居,也有睡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什么被封是不公平待遇,把他们当犯人关了起来。对这些人,我会发信息和他们沟通,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志愿者都在为疫情防控忙碌着,要理解被封的事,不要因为外卖 ,快餐,快递送得慢一点点,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就指责,就投诉,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我亲眼看到,外卖小哥,快递员,骑上车为送一杯奶茶,两盒烟,一盒饭飞奔,小区两个保洁,穿着防护服,一天两次,四栋楼每一层一层的往下打扫卫生,消毒,往出拎垃圾 ,对垃圾还要消毒,每次出来都是满头大汗,社区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排查,做各种名册,晚上不能回家,就在办公室的简易床上眯上一觉,半夜还会被各种电话声叫醒,随时就可能会穿上防护服进楼,难道他们就不怕被传染吗!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也有家有孩子,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工作,给更多的人提供生活服务,我们是否应该为他们点赞。
从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让我更坚定了继续做好志愿者的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虽然就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家人的支持,小区业主,我老年大学的老师,同学,关心,问候,赞扬,让我心里暖阳阳的,善良从来都不是为了回报,我会替你们被封在家里的人,多做点善心的事情,谢谢大家,有你们真好。相信.冬天虽然寒冷,春天的脚步终究会来的。

《我爱志愿红》
作者:黄玉梅
从10月22日夜间始至今,我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因为我不仅看到了银发志愿者和青春同行的美丽动人的画面,满耳听到的也是此起彼伏的通知居民下楼做
核酸的温馨呼唤声。
今天,咱们这个微信群里,有关志愿红的信息量可谓剧增,志愿者的感人事迹,犹如汩汩涌动的热浪冲击
着我的心房,令人心潮难平。特别是刚才又看到微信群里说到,老干部局负责组织咱们离退休干部志愿者活动
的辛琪处长,也是夫妻齐上阵,在抗疫一线参加志愿服务,我再次被深深的感动。
说实在话,这些天令我感动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最令我感动的,是政府核酸检测的亲民举措,是逆风而行
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基层工作者、小区保安。那一桩桩、一件件事迹,虽然我看不到他们的面庞,我
却感知到他们美好的心灵。尤其那一枚枚闪光的党徽,如同一面面旗帜,插在了抗疫的第一线。危难时刻挺身
而出的这些无名英雄,祖国记得您,人民记得您。让我们为抗疫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点赞,共同弘扬“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决战胜肆虐的疫情。
最后,我还是要大声的说一句,我爱你们,志愿红。
作者

《新冠再次来袭时》
作者:高德惠
一觉醒来银川中枪了!新冠疫情再次袭扰凤城。为了阻断传播链,市政府果断发布紧急通告: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通告即是命令,社区上下闻风而动,全力投入,有序跟进。
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在社区党委带领下全员上岗,大家整理资料,准备物资,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早上他们又齐刷刷的又赶到了检测现场,疏导群众,为居民答疑解惑。夜深了,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第二天我又见到了他们的身影,一个个衣冠臃臃,声音嘶哑,蓬头垢面,一脸倦意,坚守在防疫第一线!
还有许多志愿者。他们时而帮助群众扫码登录,时而维持秩序,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们中有满头斑白的老者,有一脸英气的青年,有美女大妈,有青春闪亮的女娃,都在一丝不苟地工作。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红马甲啊!
医务人员在核检现场最抢眼,最忙碌、风险也最大。在深秋的寒风中她们全身防护,面罩上挂满雾气,一次次弯腰曲背,一次次探喉采样,一个又一个动作重复了上千遍,辛苦至极。关键时刻,她们冲锋陷阵,又一次让人刮目相看。
社区居民也不含糊。社区刚发出了核检通知,一大早检测点前就聚集了上百人。居民们井然有序地排成了两行,有拄拐杖的老爷爷;有提着板凳的老奶奶;有怀抱幼儿的年轻妈妈;有满脸稚气的学生娃;就连小区101岁的丁哈生老爷爷也步履蹒跚赶来了。虽然大家一脸的凝重却没一丝的惊恐。自动排队,接受核检;每个人都在尽公民义务。
天渐渐地黑了,寒风中人们扶老携幼,缓慢前行,不少年轻人礼让老人和孩子,让他们优先检测。一种久违了的和谐,一种暖心的美善,在这绵长的队列中传递,延伸。
此刻,我很是感慨,美国新冠患者以每天五万人的速度在递增;至今已有七十多万美国人在执政者的漠视下命丧黄泉。当我们今天正在免费接受核酸检测,打疫苗时,美国人还在为打不打疫苗、戴不戴口罩而唇枪舌战,舞刀弄枪呢。
我站在检测队伍的最后,端向着蜿蜒曲折的人流;细看着穿行在人群中的红马甲;落眼在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医者;眺望着远处的那顶蓝帐篷,还有高挂在帐篷上方的那面艳丽的党旗。多么感慨:这是多么可爱的党,多么可爱的国,多么可爱的群众啊!
作者:高德惠

朗诵《永恒的雕塑》有感(新韵)
边淑娟
永恒雕塑矗长津,勇士虽眠泣鬼神。
卧雪埋伏僵未动,射击姿势保终身。
欢呼胜利群激奋,洒泪前情众涕襟。
志愿军歌传万古,英雄形象立民心。
核酸检测见闻(新韵)
边淑娟
连天继夜测核酸,有序分工效率添。
医务人员手臂累,社区志愿嗓音干。
服包靓丽青春影,马甲银丝老党员。
战胜新冠齐聚力,国恩播洒入心田。

《宁夏抗疫,银发志愿者在行动》由
宁夏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协会理事:高建强
编辑: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