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报引我走向文学创作路
散文
作者:胡绍阳 中国乡村作家
我的金色童年是在川北仪陇农村度过的。40多年前,我就和《南充日报》结了缘。那是一天中午,我悄悄地跟着母亲到生产队的老堂屋开社员会,在古朴陈旧的老堂屋墙壁上我初见到了已变得发黄的早年母报《川北日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逐步和《南充日服》打起了交道。那时,我大伯是生产队队长,虽说没读过书,却是一个报迷。每次从乡上领回《南充日报》时,他都叫我给他读报。读来读去,我心中暗自萌发要当一名报社记者,谁知事与愿违,命运却让我穿上“白大褂",当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白衣战士。1992年6月,我报名参加了《南充日报》在仪陇县举办 的“通讯员培训班",成为了党报的一名通讯员,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2000年8月,我的处女作在《南充日报》露面。虽说稿费只有8元钱,可我却赢来许多羡慕的目光。听到一些人称我“小记者”,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我的第一次写作成功, 激励了我的文学创作信心,到目前居然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发表文章400余篇。
如果没有《南充日服》对我的培育之恩,我是不会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取得满意成果。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越来越好,我真诚地祝福这张地方党报:“青春常在,永放光芒”。

图为: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南充日报》曾命名为(川北日报)。

图为:2002年7月12日,作者在《南充日报》头版发表的人物通讯。

图为:2020年度作者在《晚霞报》我的家风我的家“一家四代八个兵”获奖作品荣誉证书。

图为:2020年作者在《中国乡村杂志》第四季“无怨无悔的选择”获奖作品荣誉证书。

图为:2001年作者在四川日报获得的稿费

图为:2001年作者在《中国中医药报》获奖稿费。

作者简介:胡绍阳,男,现年55岁,系四川省仪陇县土门镇汪家坝村第一书记,大专文化,仪陇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仪陇县土门中心卫生院支部委员、国家执业医师。曾多次在《中国国防时报》、《中国交通报》、《中国中医药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南充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了“朱德与恩师刘寿川、大脚太婆喜唱红军谣”等400余篇文章。并于2020年5月17日在《今日头条》发表“记仪陇县土门镇汪家坝村驻村第一书记胡绍阳在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中国乡村作家,江山文学网微信扩广部长。2020年度《晚霞报》我的家风我的家比赛“三等奖”。荣获2020年度中国乡村杂志第四期“无怨无悔的选择”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