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汤学汉 退伍军人,湖南省衡阳市作协会员,湖南省衡阳县作协理事,深圳市华文文学会理事,深圳市文学学会会员,深圳市坪山区作协会员,著有《蒸水点击》一书。

深圳官湖村:大海捕鱼记
作者 汤 学 汉
我只知道农民,是怎样种水稻、种地。 对渔民捕鱼不曾了解,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捕鱼的?我参加2021城市创意写作营,在深圳大鹏官湖村采风,官湖村原党支部书记给我们讲述了捕鱼有关详细过程,真是让我开眼界,受益匪浅。
在官湖村东面的海岸边,有座山叫做“望鱼岭”,山顶南侧有块大石头,叫做“望鱼石”。过去,官湖村外的海水十分清澈。站在望鱼石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海里的鱼群。特别是在阳光照耀下,鱼群泛岀一片白光。有经验的渔民甚至可以看出有些什么种类的鱼,估算岀有多大的数量。
官湖村的捕鱼季节一般在每年上半年的四、五月份和下半年的九、十月份。

捕鱼的场所就在村旁的望鱼岭和岭下的海滩、海面上。
捕鱼的工具主要是小木船,小舢板和渔网,参与捕鱼作业的人员为全体村民。捕鱼时,由一位经验丰富、声音洪亮的老渔民站在望鱼岭上的望鱼石上,负责观察和指挥。
望鱼岭下的海边有三块礁石,呈三角形分布,一块较大的在前,另两块稍小的分布在后侧左右两边,村民们称其为三姊妹石,捕鱼的舢板则停靠在三姊妹石附近。每只舢板上各有两人,一个橹手负责摇橹,另外一人负责下网。其余负责牵沙罟的村民全部排列在岸边。

一旦发现鱼群到来,望鱼岭上负责观察和指挥的渔民立即发岀口令,并挥舞手中的草帽进行指挥。因手势在海上不容易看清,草帽目标明显,在海上也能看清,官湖村的渔民称其为“帽语”。指挥者以三姊妹石为参照标准,用帽语指示鱼群的方位,比如左前方、右前方、正前方等,并配合洪亮的声音,报岀鱼群的距离有多少“人”,“人”是官湖村渔民特有的长度单位,就是一个成人两手伸直的长度。因古代没 有“米”,“千米”这样的概念,官湖村渔民就自己发明了“人”,这个长度单位。上世纪初,村里有一个老渔民在望鱼岭上还用口哨来配合指挥。
在确定了方位和距离后,依据帽语的指挥,橹手立即快速地将舢板划过,负责下网的渔民则把网下到海里。待到渔网把渔群围住后,岸上的人便开始牵沙罟,即拉网。牵沙罟的人分为两队,分列两边,各拉住网绳的一头。官湖村的渔网网绳有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长,牵沙罟的人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场面壮观,场景也很热烈。看着满网活蹦乱跳的鱼儿,大家都兴高采烈,喊着“嗨哟、嗨哟”的号子,有人还高声唱起了渔歌,齐心合力把鱼网拉上来,村里再把鱼分配给各家各户,一天的捕鱼作业就结束了。

捕获的鱼类主要有:乌头、马鲛鱼、墨斗、鱿鱼、尖嘴鲨等。
这种全村人团结起来。由一人用“帽语”指挥,全体村民联合在村旁的海面集体捕鱼方式是官湖村所特有的。这种捕鱼方式适应了官湖村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克服了没有大船的劣势,充分发挥了小木船、小舢板快速、灵活的优点,而且能够使全村人在捕鱼劳动中团结起来。这种捕鱼方式在官湖村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捕鱼技艺,并且一代代传承下来。
官湖望鱼岭捕鱼技艺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日官湖村:官湖湾海滩平缓,海水清澈,是人们游泳戏水的最佳场所。这个安静古朴的小村落,纯朴、安静,远离喧华,交通便利,是都市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这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曾于2014年8月一夜走红,被誉为深圳的“曾厝垵”和“夏威夷”。官湖角与较场尾并肩齐名,称为“深圳民宿界的双子星”。

图片来自作者,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 汤 学 汉
地址: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碧岭社区秀明北路八号(喜三洋公司)
邮政编码:518118
电话:13923735411(微信同号)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华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