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沈国民 报道
垃圾分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志愿者在行动。
2021年11月3日,早饭后东北区讲师负责人李永生等15人,来到玉泉区小黑河镇水语青城小区协助垃圾分类。 社区面积很大,共有25栋楼,3000多户,可想垃圾分类难度之大。
一下车,李永生和内蒙古讲师负责人伍智勇,就亲自到垃圾投放点,认真仔细地和其他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他们徒手捡拾垃圾,分别放在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桶内。
李永生可谓是智勇双全,他面对居民,为其讲解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立法。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配合。做好从自己家就把垃圾分好类,有序投放,这样小区的环境才能好起来。因为小区是每个人生存的避风港湾。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他们所做的指导和每天的守护不图回报,为的是响应国家号召,引领带动群众重视起来。以后国家肯定会出台居民垃圾分类实施细则。对分类给予奖罚,好的给予积分,可以购买商品。差的给予重罚,记录个人信用档案。可见国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直接影响小区的文明程度,居民的素质。所以大家同住一座城,共出一份力,这样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他的讲解拉近了志愿者与居民的距离。
在社区遇见垃圾分类主管郭女士。她和李永生谈起垃圾分类的事。他说她亲眼目睹了志愿者每天起早贪黑,协助社区垃圾分类。不怕脏,不怕累,而且高度赞扬志愿者大爱付出的精神,还说他们来到小区,每天把投放点儿的垃圾分类并清理干净整洁,楼房周围的白色垃圾塑料袋,烟头也不见了。居民也看在眼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居民发自内心尊敬和敬重志愿者。
小黑河街道办事处的王总说起志愿者,更是眼含泪花。这帮志愿者才是当今社会最需要,最敬业的活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兵。两人都表示以后一定要加入这神圣而伟大的事业,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吃过晚饭李永生又集合讲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志愿者服务的要求。目的是给全体志愿者讲解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和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开展工作,同时也不耽误大家白天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的时间,他来给每位讲师充电,更好地引领带动群众,移风易俗以文化人。让每位志愿者有更清晰的方向。为早日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有讲师也分享表示跟对人,做对事,要通力合作,拧成一股绳,在内蒙古首府打出一片新天地,为东望事业高歌猛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