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赵希斌:客家祖源诗意走笔
赵希斌:客家祖源诗意走笔
精华
热点
21-11-05 09:16
14837
阅读
关注
大谷关
在历史的烟云里浮浮沉沉,明明灭灭
无数传说撩开它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从物质上概括它的形态已是残垣断壁
客家人心里它是一道一直敞开的门
不说它数次撕开战火为斯民辟出生路
炸飞的碎片依旧在梦里为游子摆渡乡愁
背井离乡的河洛郎断肠的一次次回望
它越来越小的身躯只证明了漫长的守候
一只从没有放下的送别与召唤的手
那是渐行渐远的客家人最后的一眼洛阳
心有皈依,何处不是皇天后土
儿女自强不息,光宗耀祖,他乡亦是故乡
昔日大谷关已了无残迹,归于无
归于道家之无,归于非物质
归于客家人灵台上供着的一尊香火
归于客家人默默祈祷的那一声呢喃
(2021.9.20)
河洛郎
一些把黄河装在身体、融进肤色的“客”人
带着抹不掉的胎记以及黄河的性格和精神
主家和世人为他们贴上“河洛郎”的标签
白天,他们带着祖宗的镰刀披荆斩棘
静夜,就能听见母亲在血液里贴心的叮咛
他们是老根伸出去的藤蔓,再贫瘠的地方
犄角旮旯,都能扎根、立住家和不倒的炊烟
这些祖籍洛阳、靠自身改变命运的河洛郎
抓住一把土就能安身立命、握住四季轮回日月旋转
把乡音乡情乡味植入蛮荒,点亮穷乡僻壤
河洛郎绝不愧对每一滴雨水、每一寸阳光
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海内外
河洛郎是汉语成语中那枚最先露出的针尖儿
唱大风,踏狂浪,登上巅峰,抵达彼岸
一颗赤心打天下,世人惊呼“河洛郎”
这些汉文化的使者、播火者的线路图,如同
厚德载物的黄河,九曲十八弯
坚韧不拔,踏平坎坷,肥了沃野绿了两岸
他们是一只只神谕的火把,抹去荒凉、愚昧
让富庶和文明星火燎原,照亮人类前行脚步
“河洛郎”是历史打造的一张名片
从晋、唐、宋……到今,一路过关、通行
煌煌业绩、擦亮代代镀金的一张耀眼名片
其实,最初的“河洛郎”是黄河喊响的
那是他们临别家门母亲河泣血的壮行词
她知道他们默默中压住的巨浪与咆哮
她读懂了他们含泪的决绝的背影
(2021.9.21)
乡愁摆渡
考古学意义上的洛阳定义
大名:洛阳
乳名:最早的“中国”
被迫离开家园的一刻是最不堪的
钝刀割肉的疼痛是终生之痛
时间多长,钝刀的刀刃就有多宽
还是离开了,一离开就是一千多年
但是,割不断
拼命干活儿,工作,也压不住念想儿
人和事业都优秀和成功的时候
念想儿也会成精
第一座洛阳桥在他乡呱呱坠地
接着第二座、第三座……,第二十二座
第一个白马寺也在他乡诞生了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十五个
还有八十一个洛阳村,十个洛阳乡(镇)
几乎布满了整个中国版图
乡愁近了
心就不扯那么远了
这些遍布各地的河洛郎
还要把年味儿的红灯笼挂满神州、全球
把中国过成洛阳,把世界过成洛阳
(2021.9.22)
作者简介:赵希斌,黑龙江省集贤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作品在《诗刊》《星星诗刊》《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神剑》《牡丹》《海峡诗人》《诗潮》《绿洲》等报刊发表一百余首(组)。获国家、省(部)级诗歌及文学赛事奖若干。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29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