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银(内蒙古)
推荐: 茹悦(旅俄)
编辑: 海外华人文学
图片: 昵图网

秋过桦背
太阳岛
轻寒正是可人天,天空万里澄彻,连一丝云都不挂!难得的好天气,难得的好心情,难得的好驴友 ,一行人一路风驰,身动心远。一入山门平坦的水泥路便戛然而止,两边高低起伏的群山簇拥着一条通道,一直绵延到天际尽头,仿佛山更静天更蓝了。哦,久违了,我不来大桦背的已有五年之久!
盘旋而上,我们在第一个平台上停车。沿着河糟向上,曲曲折折的小径忽隐忽现,前面都是未知的风景,大家童心未泯,好奇心十足,猜想前面有没有熟透的果实,能不能碰上小动物。小杨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加之身轻如燕,捷足先登,第一个发现绵果子,几个人纷纷围拢上去,边摘边吃,边说边笑,回忆起她小时候最爱来的地方就是大桦背,最爱吃的果子就是大桦背的绵果,这果子果然名副其实,绵甜爽口。同行的两个兴安盟籍的也对绵果记忆犹新,说家乡阿尔山上也产这种果子,学名叫野山楂,当地人叫山丁子,这名字也很接地气,使人平添一段乡愁。之后我们又收获了松塔和酸枣,松塔又名松球、松果,据说有止咳平喘功效,可惜的是没有松子。酸枣酸而涩,难吃的很,让人望枣兴叹。一果一塔一枣给我们这条线路带来无穷乐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顺着河漕返回,大家不约而同又在绵果子树下驻足品尝,乐此不疲,真有点窥谷忘返的味道!

从河槽出来,我们便径直向最高峰一览台驶去。由于这里是值守重地,我们只能远观而不可近玩。据记载,大桦背一览台是乌拉山的最高峰,海拔2322米,登临此地,包头市、黄河、河套川、乌梁素海等湖光山色可尽收眼底!另一个地点,另一番风致!如果说前一条线路是“曲径通幽处”,那么这条线路可以叫做“一览众山小”。一个妙在探险寻幽,一个好在“君”临天下。从平台下去登顶远眺,真是能撑大你的眼界与格局。放眼望去,天地迥然开阔,万象为宾客,秋之色秋之韵秋之意意象叠加,浓的化不开、载不动!自上而下移步换景,只见花草扶疏,落英缤纷。桦的白、松的翠、杨的黄相映成趣,触风而摇曳,触目而清心!大山小山兀然自立,古貌自得。人在其中,多想站成秋天里的一棵桦树,在白露为霜时结果,呼吸着自然的、自由的空气,摆脱尘网,涤尽尘心,完成一场人与山的对话,灵与秋的共舞!

返回山顶,我们在石头上小憩,我随口改了一句诗:莫放清秋佳日过,登高最宜赋新诗!同行的几位怂恿我口占一绝,我实在脑中羞涩,灵性全无!这时小杨及时圆场讲了一个流传在当地的故事。 她说:从前山里有七个护林员,每天早出晚归巡山,连续几天看见一对大蟒蛇来泉水边饮水,几个年轻人也是“食”令智昏,竟打起了蟒蛇的主意,一天傍晚用枪击毙了其中一条,另一条侥幸逃脱,回来就炖肉吃了,给下夜的老汉送过一大碗,老汉看见一砣一砣的蟒蛇肉,吓得赶紧让他们端回去,说这是造孽呀!酒酣肉饱后几个人都熟睡了。后半夜突然山水大发,七个年轻人被大水吞噬,连个叫声都没听到。只有下夜老汉不知从哪刮来个门板才得救。第二天大水退去,几个人连个尸首都没找到……
眼看天近黄昏,大家意犹未尽的踏上归途。同行的人都说不虚此行,第一次听到“含绿量就是含金量”的理念,这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大家最大的感悟是:入山不是放空,而是本身就空。目空、脑空、心空,不读书、不学习、不运动,空空如也,何放之有?有人说美中不足的是:一是缺少人文元素,二是缺少活水景观。 整个景区很少看见简介、指示牌、诗文碑、户外广告等文化元素的东西。我却认为这正是它的原始古朴之处,一个“野“字最能代表桦背本色,野生野性野趣,连我们的心都是野的。由于大桦背秘藏于阴山之中,人迹罕至,自然景观宛如璞玉,少有雕凿痕迹,是国家次生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45个国家森林公园中最大的一个,林木总面积有200多万亩,实属罕见!至于缺少活水景观那只是囿于季节,据说大桦背有70多条沟,沟沟都有源头活水。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如果说乌梁素海是乌拉特草原的眼,那么大桦背就是乌拉特草原的眉!拥你入梦,你是 梦的主宰,拥你入诗,你是诗的灵魂!别了,大桦背!与君一顾如画中,从此看山不向南! 别了,大桦背!若到桦背赶上秋,千万和秋住!
七绝·全民核酸检测有感(新韵)
文/高银
检测核酸不畏难,全民抗疫保平安。
天寒地冻齐参战,众志成城克敌顽。
个人简介
高银,笔名职校精英、追梦人,内蒙古五原县宣传部干部。中华诗词学会、内蒙古作家协会、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巴彦淖尔市网络及新文艺群体协会副主席,五原县诗词学会副会长,五原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著有小说集《都市网络情缘》《古郡花开》,诗词集《葵乡诗韵》《五原诗抄》,其他文集《战疫情》《河套漫笔》。文学作品500多篇被人民网、党建网、中国小康网、《农民日报》、今日头条、《内蒙古日报》等报刊、媒体采用。
投稿须知: 海外华人文学致力于华人文化交流,努力打造文学爱好者学习共进的平台。
1、只接受原创投稿。题材包括小说、散文、评论、格律诗、词、赋、现代诗。稿件内容健康,不涉及政治,不得抄袭,结构完整,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来稿版权自负。若非首发原创的作品,请在投稿时注明!
2、投稿资料:包括原创文稿、作者简介(200字以里)、作者高清照片1张。
3、投稿:投稿后15天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稿件,恕不退稿。
4、凡已投稿及选稿作品,经审核后,编辑不再做修改。
5、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提供制作预览。
6.赞赏高于10元(含10元)70%返回作者,30%用于诗刊发展。10元以下不返回,用于诗刊发展。
投稿微信:ru243649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