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亡者】
六
古一鸣回到家的时候,虞母先一步也到了。望着古一鸣和吕禅一前一后下车来,正在喋喋不休的虞母惊愕得即刻闭了嘴,只是把眼光围着那两个人的身子转。吕禅向屋里望望,见到老太婆射向她的火焰一样的眼光,她手脚无措了。她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呆立在原地,望着老太婆笑笑,又望着虞丽文笑笑。倒是虞丽文知情达理,走过来,和她搭讪。她从吕禅口里知道了,古一鸣是吕禅劝回来的,不由得又感谢了一番吕禅的好意。吕禅和虞丽文说了几句话,就回到了她的房间。
古一鸣先是呆立了一会儿,然后径直走进了客厅。他在沙发上坐下来,没有理会妻子和岳母,只是掏出烟来,贪婪地吸着烟卷。
只有那个老太婆,不断地用带着怒火的眼睛扫视着他。自从他从那个女人的车上下来的那一瞬间,老太婆就好像明白了一切,她对他,这会儿又更多了几分怨恨。她在心里骂道:“看哪,和房客都又勾上了,真是个畜生!”她一生什么都没有闹明白,唯一明白的是,男人跟女人在一起就会勾搭。

古一鸣突然回家,使得客厅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他是老太婆不共戴天的仇敌。在她的眼里,他不仅对她的女儿心怀忌恨,他对她的儿子们也同样心怀忌恨。她的两个儿子都是杀猪专业户,他忌恨兄弟们有钱,总是找他们的岔子,说他们给猪灌水,说他们不法经商。她的儿子们被工商所罚了重款,他们把原因都归结到他的身上,说他是内奸,是叛徒,是吃里扒外的小人。老太婆容不下这个灾星,今天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她非要把他骂个狗血喷头!
古一鸣刚一落座,老太婆就骂开了。她骂起来就气愤填膺,恨不得一口吃了他。她从他的“教书匠没出息”开始说起,说他这个上门女婿,修房是虞家的钱,结婚是虞家的钱,连他出去闯荡那些年,也在花虞家的钱,从他手里败出去的钱不知有多少了,可他却不知好歹,品德败坏,酗酒、女人,要怎么坏有怎么坏;还有就是他恩将仇报,给兄弟们为难,给工商所通风报信等等事情,这些事情每一件都让老太婆声泪齐下,肝胆俱裂。在她看来,古一鸣地地道道是个窝囊废,无能,没本事,背后耍阴招倒有一手。她给他下了结论,是畜生,是野兽,不在人里算数,是人都不会干出这些缺德的事。她并没有提昨晚她的女儿试图自杀的事,可能是她的女儿不愿让她过分伤心,瞒住了她,要是她知道了,她肯定会和他拼命。
“畜生!野兽!”她时不时地骂着这句颇有杀伤力的话。
没有人和她接茬,她开始哭起来。
古一鸣受到岳母的侮辱已经习以为常了,面对劈头盖脸倒下来的污水,他以罕见的耐心忍受着。他知道,老太婆在这个家庭里就是至高无上的君王,她的话就是绝对的真理,由不得你有半点分辨的余地。听着她那些污言垢语,他的心像刀子剐着一样地痛。他知道越分辨,她就会越来劲,越会骂得天昏地暗。他没有分辨,只是咬紧嘴唇,在心里说:“老人家,你也该息息口德了!我不愿跟你吵,不是我就是你说的那种人,而是我尊重你,看在你是长辈的份上。你也该自爱一点,不要让那些脏话脏了你的口!”
虞丽文一直哭泣着。她见母亲越说越离谱了,便接茬说道:“妈,你这是骂他呢,还是骂你的女儿呢?那些话都是值得你去说的吗?你那么大把年纪了,又有病,把病气发了,还不是你吃亏呀!”
她劝母亲还是离开这个家,眼不见心不烦,免得生更大的气。母亲到底和女儿心心相通,在女儿的劝说下,女儿搀扶着她走了。
岳母一走,这两个心存隔阂的夫妻,又没言语了。他们本来就没有话说,结婚十多年来,没有见过他俩畅畅快快地说过恩爱;随着家庭矛盾的不断升级,他们都各自成了哑巴,只是在心里打着肚皮官司。他们坐在椅子上,都埋着头,都想着心事,都希望早一点摆脱开对方,不见面为好。

还是她先开口了。她说:“你不应该回来,回来听不到你一句人话!”
他说:“我不是人,有人话吗?”
她说:“我真怕哪天你吃了我!”
他说:“下决心离婚吧!”
她说:“那孩子怎么办?那是妓女的孩子,离婚也要清清白白地离,不能把脏包袱背上!”
他说:“妓女怎么样?孩子的母亲是妓女,孩子就应该死?”
她说:“你怎么听不来人话呢!那个孩子谁都可以养,也不愁你一个去养她。你已经跳进火坑里了,不离开那个孩子,你钻不出来!”
他说:“我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把那个孩子随便送人!”
她说:“难道就没有其它的办法吗?”
他说:“什么办法呢?”
她说:“你知道那个妓女的老家吗?你可以把孩子送去呀!”
他没有话说了。又是沉默,静得针掉在地下都能听到响声。
他要走了。走的时候,他突然问道:“你昨晚为什么要干蠢事?”
她说:“我心里难受,想到活着莫如死了好!”
她的眼泪又大滴大滴流出来了。
他的脸色铁青,说道:“答应我,你不要再干蠢事了!”
她点了点头。
他又说道:“我们俩不合适,你去找一个你满意的,会很幸福的!”
他说完了这句话,便走出了大门,不回头地走了。
她呆呆地靠着门框,望着他消失了的背影,眼泪像不断线的珠子一样往眼眶外滚落。
第七章(待续)

作者简介:
舒守伦,四川成都,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网络刊发过长篇小说和散文诗。中国世纪文学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