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型电商活动“双十一”,再度如期而至。然而,一些商家、平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套路也不禁让网友发出感慨:“复杂规则难坏‘尾款人’!”“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十一了。”你“剁手”了吗?

“原价1299元,预售价1199元,跨店优惠券每300减40,店铺优惠券满200减30,预付定金50元享两倍优惠,加购指定商品满200减20……”自从双十一活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后,每一年的规则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及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标明价格,而是各种满减与优惠券叠加使用,不少人为了凑齐满减得到优惠整的焦头烂额。
10月中旬,“双十一”广告就已开启了轰炸模式。打开手机APP、网站,各大品牌的促销信息扑面而来,就在网友们摩拳擦掌准备“下手”之时,商家、平台设立的优惠规则却让人不知从何入手。
“加入会员并推荐给3名以上好友,获得优惠券。”“提前支付定金,在规定时间支付尾款,享受较低预售价。”“跨店凑单,凑满整数享受优惠;观看网络直播带货,抢折扣券……”
折扣力度看似“划算”“感人”,但仍有不少网友在“激情”下单后直呼中了商家的套路。网友纷纷表示,“规则套路太多,很多都看不懂”“但凡高考的时候像双十一这么努力,我也不至于现在这样……”还有部分网友震惊地表示,“想着早上脑子清醒点算一波昨晚的满减用错了没有,结果算下来比实付还多了好几百……”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自己顶着大大的黑眼圈熬夜付完尾款后,商家在第二日就下调了商品价格,甚至有的商品“双十一”价格高于平日……

当网友“猛然醒悟”申请退款时,却发现退款通道已被平台关闭,一觉醒来就收到了快递员发来的派送短信。“体验了一把申请退款速度比不上送货速度,早上八点就在派送中,一大早把我弄懵了。”
“双十一”活动已然拉开序幕,令人疑惑的是,冲动购物支付的定金能否退还?打折商品能否退换?商品明降暗涨算不算欺诈?“双十一”预售中,不少商品都参与了支付定金享优惠的活动。《民法典》明确,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之意。
业内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指出,定金是一种带有预定性质的合同,如果买方违约,定金不会退还;如果卖方违约,卖方需要两倍退还。订金我们可以认为它只是一种意向金。该名律师同时提醒大家,如果支付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定金后,买家如果后悔了,也可以先付清尾款,再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进行全额退款。
先涨价、再降价,折扣商品比打折前还贵……这些价格上的小把戏一直饱受诟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以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金额,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对此,上述律师向河南全媒体表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保存好证据,包括付款、下单,甚至可以提前把商品的价格进行截图。消费者如果发现商家存在明降暗涨的问题,可以先与厂家、平台进行联系,若还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反映,也可以直接采用起诉等法律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提示,商家不能以商品打折为由,拒绝消费者正当的退换货需求。“如果商家附送的赠品质量不合格,也要承担相关责任。”
网购过程中如果与商家发生纠纷,协商不成时,消费者可以向购物平台申请维权,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遇到电信网络诈骗等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
广大网购爱好者请注意,在网购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商品页面截图、购物发票、快递单、发货单等,以备需要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