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华语科幻最高奖项——第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近日在重庆举行。此次盛典上,北京书香文雅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召开了华语科幻经典选集《科幻文学群星榜》系列丛书的发布会。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姚海军、吴岩、陈楸帆、顾适、郝景芳等两百多位科幻作家、评论家、出版人、媒体人等参加了活动。华语科幻经典选集《科幻文学群星榜》系列丛书的部分来渝作家还举办了读者签赠交流活动。

据了解,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华人科幻志愿者于2010年创立的公益性科幻奖项,致力于从全球范围内发掘和奖励优秀华语科幻作品、作者和相关从业者。经过多年发展,该奖项已成为华语科幻文学领域的权威奖项,推出了上百名成梯次的中国优秀科幻作家。

随后,华语科幻经典选集《科幻文学群星榜》系列丛书的部分来渝作家还举办了读者签赠交流活动,吸引大批读者前来参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阅读气氛浓厚,收获满满人气。杨平、刘维佳、顾适、王诺诺、陈茜、梁清散、石黑曜、万象峰年等科幻作家时不时与现场读者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据了解,《科幻文学群星榜》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联合其他科幻组织,共同推出的一套科幻书系。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目前来看也是独一无二的工程,基本囊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老中青几代具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的佳作。这些作家以年龄看,最早的是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最晚的是“90后”。




科幻作品反映着科技时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走向,反思当代人类面临的多重困境,力图打破所谓世界末日的预言,最终描绘出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新未来。如今,地球上正在发生的最具“科幻色彩”的事件之一,便是中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尤其是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这个文学门类也进入成长的新阶段。随着《三体》等作品的问世,中国科幻迎来了新一轮热潮。作家们描绘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实现全面小康和建成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谱写着中国走向世界、步入太阳系舞台中央并参与宇宙演化的新篇章。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这套书系不但包含这些丰厚的信息,而且集中梳理了新中国科幻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整理出新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宽阔脉络;从一个特殊的侧面,还反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见证中国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忠和在推荐《科幻文学群星榜》书系时说道:这套科幻丛书总结了新中国科幻创作的辉煌成就,集纳了几代中国科幻作家的优秀代表作,在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激发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将起到特殊而有益的作用。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也是对这套丛书的出版惊喜赞叹之情溢于言表:用百年辉煌的创意想象,为千年神奇的未来筑基。《科幻文学群星榜》是对中国科幻小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彩巡礼,是学会在变化中生存、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智慧集成。

中国当代科幻四大天王之一、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推荐道:《科幻文学群星榜》书系谱写了关于人类、自然与宇宙的生命之歌。它表明,科幻文学是抬头的文学。它关注脚下,但更关注天空,关注人类的未来。
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期刊中一面历久弥新的金牌,对中国科幻的发展和对世界科幻进入中国的推广居功至伟,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说,科幻小说是人类现代化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科学想象力的体现。《科幻文学群星榜》作为一套具有权威性、系统性且内容丰富的书系,可以帮助人们思考科技革命下的时代变化,为迎接未来做好准备。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也是非常推崇丛书:《科幻文学群星榜》书系展现出了独特的东方魅力,是中国人献给人类想象世界的奇葩,搭建起与各国科幻界交流的桥粱。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表示,《科幻文学群星榜》这套书总结了新中国科幻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整理出新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宽阔脉络。从某种程度上,这些科幻作品还是一个民族想象力、创造力的缩影。最后韩松抒发了对未来科幻创作的期望,希望以后我们的科幻创作领域能涌现出更多有影响力的优质作品。

荣获第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2020年度短篇小说”金奖的科幻作家顾适作为诸多科幻作者的代表发言,她对这套书从前期的组织、策划,大感震惊和期待,到最后的出版,欣喜、感动及对未来科幻创作充满信心,这些感受是这套书带给作者的意义。她表示,中国科幻力量蒸蒸日上,科幻作家的创作机会更多,创作空间更宽广。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写作者,加入到作家的行列之中,让这套书系上的名单不断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