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海潮中的一艘驳船
——写给行者关民
文/ 岂 平
不敢套用那句“以文会友”的行话,而与关民先生的相识,又确因我在媒体所发的一篇特殊散文《只等蔷薇花开》。其偶然一瞥,送花留言,显现的微信名“关注”。
这关注,何许人也?搜索所有记忆,不曾有过交集。
两三天后,偶然之间在《皖人春秋》作家群由谢卫先生转发的一篇文字里,复又撞上这个笔名,通体一怔,眼球一闪,竟有这等巧合?
赶紧打听,吃了大惊,曾在商界做得风生水起,是个风云人物?做过安徽省策划传媒协会监事会主席、合肥圆方文化传媒董事长,现为某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董事、制片人。
承蒙谢卫先生热诚铺垫,我直接加其微信,其欣然接受。自此,与关民之间开通热线,在这个国庆长假便微来微去,显然微出了几多感应与共鸣,抑或心灵碰撞。其风其范,别样情怀,让我受到强烈感染,堪比一“见”如故。
荣幸的是,刚又收到他给我寄来的他的近作《凡人俗语》系列,如获至宝,速速浏览后便将电话打了过去,又一番交流。
素昧平生的彼此,就这样成了尚未谋面的“朋友”。
——引子

作家关民

《凡人俗语》系列丛书
一
接连捧读几本书,开眼,醒脑,润心。《凡人俗语——关民诗歌散文自选集》首先向我展示了一个窗口,透视其间,身心一振。
“沿着南艳湖的/新埂/,我看到披头散发的/垂柳/像一群思想家/没有规矩地围着湖水/伸着褐色的/脖子/探讨这湖水的/深浅/辩论这湖水的/冷暖/要不是发梢上/绽出点点的绿/我以为,它们/早已死了几千年”。
这一《思想家》的奇思妙想,让我心旌摇荡,心驰神往。一个人如果失去思考,活着跟死亡又有多少区别?
“你是曾经的一片绿呵/是生命中轮回的春天/每一个人/都在草木间”。
这是《茶》的摘选。全诗28行,竟不见一个“茶”字?却道出了人在草木间,人在自然里,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至少,会有一起码认知,茶于天下,和而不同。
“我的诗/像一艘搁浅的驳船/没有一条河/能将它引入大海/这是泥潭/与沙滩的距离/也是沉闷/与奔腾的悲哀/多想扔掉手中的桨/跃入大海/成为一束浪/冲刷一切尘埃。”
在这《船与海》中,我读到了你的诗与梦,也读到了多少还在苦苦摸索、痴痴祈盼的文学爱好者的成才或飞天梦?
好在你这条曾经搁浅的驳船,已赶上涨潮,已跃进大海,正奋然远行,寻找一个孤岛的春天……
就这样,大江南北留有你的足迹,长城内外回响你的声音。
这个国庆佳节,独秀故里漾新波,海子故乡,独现你身影。拜谒纪念馆,躬身赠书,一腔真情。
随后,小诗《在海中》,在你的心底孕育,从你的泪眼里诞生。写给海子,献给海子高寿的母亲:
一个人的泪/是辛酸/两个人的泪/是惜别/你握住我的手/好像今生不再松开/我跳进,这/世界最小的海/从此游不到彼岸/在你的眼中/我慢慢/品尝着咸味。
沧桑岁月,海子一去32载。著名诗人海子的故事,还有几人能记得?然而,你萦绕于怀,每有纪念。今又前来,看望他和他的家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见之读之,谁不为之动容?首先,我即深深折腰,对这首小诗静静回味。
故者值得怀想,生者需要抚慰。而你,让我又一次走近海子,也走进你的心海。
敬老慈少,文明赓续,喜怒哀乐由此洞开。你,便是传统抑或徽文化精灵,叶茂根深。
关民(左二)向海子纪念馆赠书
关民与海子母亲(前排中)等家人合影留念
从《徽商》杂志总编手记《我们为何要以一座城市的名义拒绝》一文,见到引用了海子的几句诗,眼睛一亮。我便把它与你紧密联系,你对故乡和他乡的解读,同样情理交融,海纳百川。所以对于英年早谢的“奇才”海子创作思想和内心世界,理解通透,尽显中肯。
何为良知?一人一事见心地,一行一文呈风景。岂止一个商人的精明,分明一个雅士的气节性情。
你的境界,仿佛承袭古代哲人之风,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坚守心中的道,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为外围所扰,径自呐喊,风骨铮铮。
值此,再从官媒有关栏目采撷几句,以飨读者,以添佐证:
——我们从三河桥头走来,摇着烟雨,牵着水乡。
——踏着青石板的音符,我被诗淋湿了。
——古城墙旁的雨,舔着我的手指。
——我把阳光折叠,摘下满天星辰。
——岁月是把无情的剑,我在剑锋上走得很远。
——你若不知我的乐,请别指责我的路。
——个人微不足道,人间妙不可言。
——世界以爱拥我,我要报之以歌。
——借岸边的垂柳,我把夕阳剪成碎片。
柳间夕阳
山中自有天道,水里当起灵性。你的这一灵性特征,在江淮之间乃至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几为鲜见。这最末一句,让我不由不想起那一古之锦句名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杂芜间,有青枝摇曳,野花吐艳;寻常处,能掬出清泓,品得甘甜。兜兜转转,比比划划,寥寥数语,定了乾坤。恰如你语,万物皆有灵性。
你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哦廉颇不老,攀花摘果。
去年9月,《中国文艺家》一下子拨出14个版面,收录并发表关民诗歌代表作13首;著名作家和诗人梁小斌、贺东久、季宇、裴章传、黄书泉、周志友、王玉等撰写的诗评,也一并刊出;你作为封底人物被重点推介,居然跟封面人物共享光鲜。
这可是中国文联的专刊呢,开了新时期中华文艺大观园的先河,有点登峰造极了吧?
江淮感动,四方陶醉!
封面人物郭沫若
封底人物关民
仅仅是笔墨才情的井喷么?人家慧眼识珠,所瞄准的是其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言为心声,由表及里。不拘一格,我写我心。翩若惊鸿,婉如游龙。或荣耀秋菊,或花茂春松。
用语,不一定惊天动地,却大道至简,余味绵绵;断句,不一定飞流直下,却一气呵成,直抒胸臆;布局,不一定玄幻曲折,却跌宕起伏,奥妙无穷,给人以充分想象空间。
非刻意而为,乃自然流露,率性随心,朴素真实。凭着直感情感而直白,往往触景生情,信手拈来而活灵活现。竭诚让自己每一缕情融入他人,激荡心灵,唤起共鸣或觉醒,从而让朗诵诗愈发光芒耀眼。
《千牛万羊进山东》,为精准扶贫收官之年的电影《牛王》开机发布会而献。《电影追梦人》,为安徽省第四届电影工作者联谊会而致。便是志在必夺,生死之萌;《庚子年,中国》及其一线白衣天使,包括出征、凯旋等几篇礼赞,为抗疫而作。显然情不自禁,激情澎湃;《徽商情 民族魂》,为中国民企联(厦门)年会而贺。《芍药花之歌》,为亳州市女企业家大会而奏。足见大开大合,酣畅淋漓;所写弥留之际的母亲、追念乡愁诗人陈雪松等,无不情深义重,情天恨海;《退休之歌》《我哭了》等,为自己而勉。让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持心灵自由轻松,体彻生命原滋原味,你襟怀坦白,看得最开。
明白如话,质朴简约,却能把天文地理揉于一体,天作之合,天衣无缝;又让历史与现实有机交织,去伪存真,抽丝剥茧。从而编织文化经纬,给生活披上绫罗绸缎。
行智者之智,义者之义,爱者之爱,孝者之孝,跳出自我独乐“小众”情怀,以忧国忧民“大我”姿态与意识,思考探索,终至站在“诗歌必须发出声音”的前沿阵地。由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等单位为你个人举办的“关民抗疫诗歌朗诵会”赢得的喝彩声,便是直证。
艺术家朗诵关民诗歌
关民诗歌朗诵会现场
如果有人说,中国诗词至唐宋而天籁,那么我要说,皖风徽韵至关民而愈发贴近地气。
研读关民诗歌,咀嚼精美,拍案叫绝,悟其真谛,豁然开朗。拒绝故弄玄虚,生僻晦涩;拒绝矫揉造作,油头粉面;拒绝乔张作致,为赋新诗强说愁。
“有人说/他有远方/因为他有诗/我笑笑而已/没有灵魂/诗是什么东西。”
《关于诗》,你的求解,只言片语,却淋漓尽致。
“是酒后的亢奋/还是初醒的朦胧/是花前月下的浅唱/还是荒原之上的绝望//……憋屈的诗人/在忧患和挣扎中/寻找失去的远方。”
而《关于诗人》,笔锋更见犀利,针砭时弊,直击当下诗坛乱象。
由这对于诗和诗人的拷问,已见襟怀端倪。你的大爱大恨,气韵夺人,皆因有真,情感浓烈,泾渭分明。
著名诗人梁小斌(中)关民(右)与读者
你的忧思,你的担当,你的风格、艺术、技巧和格局,又全然体现在《我的诗》里,连国家一级作家裴章传这样巨量级人物,在诗评时都一字不落地原文推出,可见其风其骨其灵魂。
“没有灵魂,诗就没有思想,智慧,情感。”我不是诗人,却不等于不能感受诗的风味。所以,举双手赞成你的这一诠释,精辟深邃。
二
秉持本分,底色不变。重情重义,宝刀锋劲。你频频书写你的热爱,你的执着,你的纯粹,你的追求。
几个月前,顺利通过国家商标注册保护,毅然开辟网络自媒体平台——《凡人俗语》,随后百多万字的杂文相继登场。奇文共赏,琳琅满目。
其中,将《徽商》杂志100篇总编手记,合集解析,娓娓道来,脉络有致,精准到位,每每如庖丁解牛。如此经年日久的浩瀚工程,需要怎样的笔力和心力方能承受?而你一头扎进去,乐此不疲。
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去赏析,去解读,去传播,旨在面向社会,面向读者。在《赏析》的后记里,你说“因为分享 所以快乐”,而我倒是以为“有发现才快乐”。因为,你发现了经典,发现了真理,发现了精髓,发现了触点,发现了通向大众五脏六腑的桥梁纽带或专属困苦者的心灵鸡汤。
生活,总有波澜与沟壑,坦然面对,勇于跨越,人生便霞光万道,春风和煦,恰如化蝶的必然历练。
凡人固凡,凡人非凡。诚如你言:这世间正是因为无数凡人的平凡之举,才构建了众人共生的和谐之境。
业已发行的《韩新东总编手记赏析》,洋洋洒洒,优质厚重,纯清大气,新风拂面。这是多年思想集成的思想集成,俨然就是一部百科全书。灵犀会意,敏捷思维,已然激活炫丽思想火花而给人以全新启迪。何等慧悟、果敢、坚毅或坚韧?
韩新东先生在关民新书发行仪式上致贺
黄山书社出版的《韩新东总编手记赏析》上下册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这是关于一本书的一本书,他是思考一个人的一个人。”于这本书,于写这本书的人,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梁爽先生如是说。一把号准你的精神脉象:与总编手记同频同感,共振共鸣,领悟、追随、入流、合力。捍卫“徽商传媒”这面大旗,助阵徽商伟业,你激情迸发,活力可支,魅力四射。
令我惊叹的是,这部《赏析》的扉页,赫然钦着你的大彻大悟:
“他/是一支蜡烛/我借着光亮//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灯光的开关。”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你又何尝不是一支蜡烛呢?
从这些赏析中,看到了你的价值品位,看到了一股正义之气,更看到了一颗仁者之心。
仁者,当在德操与行为并行不悖。而在孔圣人眼里,仁者,即“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君子志于道,尤以仁义俯首于民。多年来,你默默以圣贤为范,因为圣贤之人可以悟道。一山一水藏风云,一草一木见真理,有了仁德良知,天文地理便豁然贯通。
“假如我们真的是一滴水,我们永不枯竭的办法只能是融入大海”。取之大海,归于大海,此乃仁者情怀。
在繁华与浮华混搭,是非美丑与善恶模糊,荣辱与真伪难辨而人心躁动的当下,独具慧眼,如此有心、尽心而一鸣惊人。横空出世,还是水到渠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毗连,何况仅仅一江之隔?读文读人,文如其人。
这些“凡人俗语”受到饱誉和广泛“关注”,果真不负你这罕见的笔名。
襟怀博大,体恤底层,言行一致,情感炽烈,恰恰应了你的本名“关民”而心系民生。
构思奇巧,清风隔俗,文笔洗练,泉水叮咚,恰恰应了你的文思泉涌且惜墨如金。
精诚所至,精魄所在,笔下尽显本真生活与哲思光辉,恰恰应了时代主旋律与日月同辉。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你在示范演绎一种生活态度,交给读者一把心灵钥匙,怎样得以从容,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强大一些。
对生命境界的提升,在于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于有一种超越现实俗务的能力。不被尘世污泥所陷,跳出凡尘飞跃,自己飞了起来,还要带着周围的人一起飞。你大概就属于这样的人吧?热心传道受业解惑,为播撒思想之光而尽己所能。
我铭记,在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到来的时候,是你,郑重写下《我有一个梦想》,深情谱奏一曲赞歌,抒发对于英雄的景仰崇拜,呼吁社会维护英雄荣誉,予以应有尊重、真心关爱和充裕保障。并晓谕人们:“崇尚英雄,梦想就会成真!”
热血贲张,备显切诚。你的道德观、价值观,如同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芒。敬畏天地,护佑英雄群体,心系国之长治久安,谋求自然、社会与人文关系的和谐。就这样深明大义,肝胆相照,宏微俱悉而温润如玉。
对着显示这曲赞歌的手机屏幕,端端正正行一个标准军礼。身为一名曾经戎马倥偬30载的老兵,即时反应。追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己所在老团队一批指战员,参加那场南疆作战的血染风采英雄壮举,唱和你笔下的“长津湖‘冰雕连’,法卡山‘猫耳洞’,加勒万河谷的鲜血……”献上一个兵头将尾的所感所悟,所祈所盼,也向你表达一份发自肺腑的敬意。
乾坤大道,伦理教化。你“包藏”一颗知识分子的天地良心。此为当时直觉,我先入为主。而此一判断,恰恰在你的新诗集得到演证。因为前几天接到快递包裹时立马拆封,随手拽出一本随意一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15页的《寻找良心》,顿时张大嘴巴。惊喜,不仅仅在手气,还在于我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有一章节,最终的问号被拉直,也采用了这种构思手法,只是情节设计不同。
这天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于人于事,怎么会有如此不期而遇的机缘?
执拗认为,这种良心,是一域人文乃至国家精神的支点,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书剑同修,贵在知行合一。刚健有为,崇德务民。善待世人,承载万物。自强不息,如《易》之演绎。这不又恰好应了你的又一笔名内涵,效法天地而行“光明”之举的么?
不信邪气,不生傲气,不丢骨气,不损志气,不离静气,不乏底气!
“这几年,我脱胎换骨地在灵魂深处徘徊与挣扎,思考命运和探索未来,贯穿了我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我从不写花前月下,也不写卿卿我我,我只讴歌与呐喊,我要讴歌这个海一般壮阔的时代,我要用呐喊唤醒尚在沉睡的高山。”
由此当可揣度你的一些心路历程。有过商海沉浮,有过生活波曲。有过鲜花美酒,有过泥泞冬雪。这辈子,你被青春撞了几回腰?然而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愈挫愈勇,果真“跌倒了多少次,就爬起来多少回。”
无论一隐一现,或跌倒爬起,都有特写镜头;无论镜头摇向高空,推向平川,拉到近处,移到身边,这个导演,都是自己;无论胶片是黑白是彩色抑或照相机数码感光,每一写真,都是光对影的真情告白。
关民在香港招商局邮轮上
人的一生不仅仅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也在点点滴滴寻常事中啊。你兼收并蓄,事无不可对人言。读你的文,屐痕起落,一笑一颦,尽收眼底。倘无襟怀坦荡,何能如此?没有意志定力,怎可如此?
曾几何时,商海退潮,媒体淬炼,华丽转身,商人、诗人、作家,又一举跃居影视公司职业制片人的宝座,加盟影视公司,先后合作完成院线电影《窥洞》《刘将军的墓》《隔离岛上的狗》《野村》等几部影片,同行刮目相看,观众好评如潮。
流年似水,光阴荏苒。而花甲之际,似乎成了你一个新的重要转折点。穿行城乡路,爱在山水间,徜徉文图里,抖擞镜头前,你愈发腾云驾雾,挥洒自如。
深耕细作走东西,不用扬鞭自奋蹄。在灵感、沉淀、功底与勤勉之外,贯穿其间的重要而宝贵因子,便是仁智之心。
于文学,回应了少年梦;于影视,补足了青春梦;于民生,激扬了爱心梦;于主业,实现了人生梦。好人好马,韶华依然。遍地开花,天道酬勤。
三
褪去的历史所沉淀下厚重的黄,凝成了夕阳而染得你通身紫色。我不知是以“紫气东来”谓之,还是以“红得发紫”比喻,或者兼而有之?反正有点儿大富大贵,诗情画意;有点儿优哉游哉,惬意超然;有点儿矢志不移,继续“围炉夜话”、“菜根谭”、“小窗幽记”,释放你的哲理和人性之光。因为你说“坚守才是出路”。
你的盎然方圆,好比一个独特的自然王国、绿色王国,酷似连绵的南国热带雨林。你不断向空气释放水分,滋养人的肌体和心灵,助力一域文明生态的良性循环,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观。
这不,那部电影《牛王》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首映式,你被盛情邀请。因为参与策划创作拍摄,诚然不负此行。
关民(右)参加电影《牛王》北京首映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敢说,你的胸怀追随着诸多仁人志士,旨在起风兴雨,国泰民安,甚至企望中华文明史,再现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恨不能早日跨入民族复兴快车道,从而愈加纵横驰骋,续写你笔下的长长画卷。
幸好,这些年澎湃激情,倾才尽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已然绘出,徽文化或中华一域之图腾。
椽笔描绘幸福景,红色江山美如画。
实力彰显现在,潜力预示未来。汪洋恣肆,书写昨天今天和明天,游刃有余。
我说,你已登上人生巅峰;你说,文化长河哪有彼岸。怎样的眼界与抱负?你有你的理想高地,气象万千。
倏然间,又想起那位元帅,曾战马嘶鸣,频频征战江南云岭、诗山桃潭之间。上马打仗,下马写诗。金戈铁马亦浪漫,赖笔恰似毛瑟兵,直至“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焉不威哉快哉?
我似乎从中找到了《凡人俗语》与儒将威猛惬意之间的某种链接。
观人观事观天下,你的成就,夺人眼球,蔚为壮观。不可不说的话题,更有《史话朱巷》之《梁山篇》,非你莫属。
国家一级作家裴章传(左)与关民
关民(左)与著名书法家程传水先生在《史话朱巷》首发式上
为了一部鸿篇巨制,江淮15位如椽之笔,集聚裴章传麾下。要知道,有几人能入这位文学大师法眼?可你关民谢卫诸君,一跃而入,成了他的座上宾,成了漫坡枝桠上一枚枚青红相拥、肥嘟嘟沉甸甸的桃子,简直就是张罗了一场蟠桃会,格外鲜亮招眼。
四
连日来,公务之余,只做一件事,便是潜心琢磨其人其事其轨迹。
经历与阅历,胆魄与练达,执著与淡定,豁达与雅量,让你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壮心未已,晚霞如火。即便修身养性,凸显徽骆驼精神,首练一颗丹心。
传统现代元素相嵌,犹如古今同频。为大自然而歌,为新时代而舞;为大众而写,为社会而吟。朝花夕拾,满怀丰盈。你这壶陈年的酒,愈显浓醇绵柔,醉了自己也醉了别人。
一曲《合肥颂》,纵千古,览八方,叹空前,向未来。从淝河滋滋漾出,流向淮河,涌入长江,溢满中国。犹战鼓号角和呐喊,鼓角争鸣,万马奔腾。
比兴辞藻是美丽羽毛,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翅膀。三国故地、包公故里,在全新时代展翅翱翔。
戴上了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国家重要科研教育基地”和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桂冠,无愧于“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地位与美誉。
勠力拼搏,登高望远。昂然崛起,朝气蓬勃。新型合肥,广迎四海,人才如云;安居乐业,人气升腾……
这与你的那部新诗集,不谋而合,自然契合。书名“在下一个路口等你”首先引人入胜。就像一个向导,领着“客人”转悠入门。
同名的开篇诗,几句话共28个字,却意境幽深,妙不可言。仅仅是写给“徽商全球理事会”的么?
蓦然领悟,何为聚贤聚能,人脉丰盈;何谓春华秋实,金色铺陈;何为亮剑挥毫,大写人生?一个性情中人,是商人,是诗人,是作家,更是汉子!
掩卷续思,眼前通明。“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换个视角或思维,其意境便得以转换。不为琵琶,只为寄寓;不为审美,只为心灵。
关民(右六)与诗歌爱好者在一起
钟子期对伯牙,贵在听得懂高山流水。于我来说,乐在你这《凡人俗语》系列所带来的一个又一个冲击、震撼与启示。透过一页页文字,辨识你一串串脚印。在遍遍回味中寻求精神凭借,腹里就涌起汩汩冲动,怎么也按捺不住。那就,干脆附庸风雅一回?
一望无垠的海/滚滚喧嚣/一艘驳船/冲越/卷起的又一拨风吼浪摇/直逼孤岛/但见,船的主人/纵身一跃/轻落明礁/抖了抖溅在身上的咸水/拍了拍已被打湿的双脚/镇定/洒脱//徜徉一片花海/鲁迅般的叼着烟斗/只是大敞着衣襟/双肩披挂那条且长且宽红围脖/神情缥缈//出手/抬脚/攀那高高凸起偌大岩石/就势侧倒/爬起转身/直面海潮//磕掉烟灰/烟斗,揣入荷包/伫立/双手叉腰/夕阳底下/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折射人的身高/宛如一条彩练/串着/火烧云/舞动孤岛//看,俨然/一尊雕塑/傲视/阵阵拍案惊涛/瞧,更像/一幅画哟/匠心独运/天工巧夺//我鼓与呼/手舞足蹈/索性/提笔为画题个款吧//是这,画中人/记录长江脉动/伴奏长城人文/是这,画中人/登招黄山之巅/祈福黄河文明/是这,画中人/助唱徽商传媒大风/为新的徽学抑或企业文化振臂呼号/是这,画中人/以庐州为纸/以蜀山为笔/饱蘸淝水/每每挥写江淮经典神韵/惟妙惟肖。
不知能不能算诗,朗读一下试试?反正是被你熏的。哦少了个诗名?那就请你给加上,因为你是醒者,还是行者!
注:文中照片源于《凡人俗语》
作者简介:岂平,老兵,公务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综合文集一部,散文集三部,编著谱书一部。
启蒙作品:冷眼语吹不熄春风
享誉作品:嫦娥礼赞
代表作品:走过黄土高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