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60)
读陈辉、李少石烈士诗歌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陈辉(1920-1945)湖南常德人。1937年入党。1938到延安,后入华北联大学习,毕业后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当记者。1941年到涞涿平原,曾任青救会主任、区委书记、武工队政委。他曾说:“诗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就是诗。”写诗一万多行。1945年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5岁。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陈辉诗集《十月的歌》,田间在《引言》中写到:“陈辉是十月革命的孩子”,“他的手上,拿的是枪、手榴弹和诗歌。”
《为祖国而歌》(节录)
祖国呵,
你以爱情的乳浆,
养育了我;
而我,
也将以我的血肉,
守卫你啊!
……
祖国呵,
在敌人的屠刀下,
我不会滴一滴眼泪,
我高笑,
因为呵,
我——
你的大手大脚的儿子,
你的守卫者,
他的生命,
给你留下了一首
崇高的“赞美词”。
我高歌,
祖国呵,
在埋着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
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
1942年8月10日,初稿于八渡。
《诗一首》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
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
《献诗——为伊甸园而歌》(节录)
每一条山谷里,
都闪烁着
毛泽东的光辉。
……
人民就是上帝!
而我的歌呀,
它将是
伊甸园门前守卫者的枪支!
……
也许吧,
我的歌声明天不幸停止,
我的生命
被敌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呵,
它将
化作芬芳的花朵,
开在你的路上。
……
李少石(1906-1945),广东新会人。1925年考入岭南大学,1926与廖梦醒等发动工人罢工,入党。曾在香港海员工会、党联系上海和苏区的香港交通站、上海工人通讯社、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1934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脚被打伤,肺部被打坏,他坚贞不屈,吟出“死得成仁未足悲”诗句。1937年经周恩来交涉获释出狱,前往华南沦陷区工作。1943年奉调抵重庆,担任《新华日报》记者、编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秘书,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1945年10月8日送柳亚子回沙坪坝住宅,返程中遭国民党士兵枪击遇难,时39岁。毛主席亲笔题词:“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员,不幸遇难,永志哀思!”
《南京书所见》
丹心已共河山碎,
大义长争日月光。
不作寻常床箦(zé)死,
英雄含笑上刑场。
《寄母》
赴义争能计养亲,
时危难作两全身。
望将今日思儿泪,
留哭明朝无国人。
无国人:亡国之人。
《寄内》
一朝分袂(mèi)两相思,
何日归来不可期。
岂待途穷方有泪?
也惊时难忍无辞。
生当忧患原应(yīng)尔,
死得成仁未足悲。
莫为远人憔悴尽,
阿湄(méi)犹赖汝扶持。
“岂待”句:哪里还要等到路绝时才伤心。
阿湄:李少石的女儿。
诗中有思念,有慰勉,又有托付,柔肠百转,感情真挚,更有
英雄情怀,充满浩然正气。
《无题》
何须良史判贤愚,
正色宁容紫夺朱?
半壁河山存浩气,
千年邦国树宏模(mú)。
风云敌后新民主,
肝胆人前大丈夫。
莫讶(yà)头颅轻一掷,
解悬拯溺是吾徒。
解悬:指解救苦难,唐•元稹诗句:“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解悬拯溺:解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建党百年,拜读两位烈士诗歌,感而得句:
诗人战士写辉煌,
恰似男神两俊郎。
不朽青春书壮美,
血濡椽笔作投枪。
(2021年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