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可爱的祖国吧
把今晚我们的咏唱
汇成祥和的祝福与希望
手拉手
我们一起把如轮的月亮捧上星空
让星月交辉 照亮美丽的梦想
手拉手
我们一起把明天的太阳挂在天山上
让行进的方向明媚
一路把诗与诵的美妙唱响!”
这是诗人婉风流转在她的新诗《诗歌的样子》中的节选,而这也恰恰是《收获,在十月的秋色里》——婉风流转原创诗歌专场朗诵会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
婉风流转:北京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世纪文化艺术社签约作家,北京演讲与口才学会创作委员会成员,《诗逢知己》创始人。出版诗集《浅春如怡》(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婉风流转曾多次荣获征文大赛奖。在2021中国诗歌秋晚暨首届新疆克拉玛依诗会上,婉风流转新诗《石油,是你的乳名》,以获奖作品代表作被著名朗诵艺术家倾情演绎,婉风流转老师作为获奖者代表亲临诗会领奖并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收获,在十月的秋色里》——婉风流转原创诗歌专场朗诵会,共有四个篇章:第一篇章“秋天的颜色”,通过《秋天的颜色》、《小画家》、《古北水镇》、《香山红叶》等诗篇,唯美抒情,向大家展现出枫林尽染、秋色如虹的美丽景色;且小小画家作画美景中,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第二篇章“淡淡的秋思”,通过《大山里 ,路遇的都是熟人》、《家乡门前有一条小河》、《秋语》、《母亲和孩子(外一首)》等诗篇,将浓浓秋色中的淡淡思乡之情,尽情抒发,让秋思随着落叶在空中飞旋;
第三篇章“秋波千顷”,通过《相望如蜜》、《想和你一起站在湖边》、《月亮,在你我的眼眸里》、《安暖,在你的爱怜里》等诗篇,把心思叠成万般思念,把夜晚凝成无限的相思线,将爱情赋予浓浓的秋波里。千顷秋波,万般爱恋!赞美爱情、致敬爱情;
第四篇章“秋的希冀”,通过《红船,在七月启航》、《希望的旋律》、《读书日,让春天灿烂》、《奔驰,在路上》等诗篇,揽满眼丰盈,任听风声水声;携一抹秋情,清风里醉成芬芳的诗行。在秋的收获里,给人以喜悦、给人以希冀。
本场诗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以美篇佳作,歌颂美好、弘扬正能量
整场诗会四大篇章所呈现的16篇佳作,从秋色——秋思——秋情——秋冀,不管是诗情画意、真情大爱,还是咏物言志、展望未来,都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恩,对美好的祝福!婉风流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感悟美。多年以来,诗歌创作已融入到她的日常生活中。她用清新灵巧、和悦流畅的语言,展现出的是她“眼所见而存于心”的鲜活事物;流露出的是她丰富而细腻的真情。她的诗自然真挚、婉转和谐、清丽雅致、情文并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甜蜜的爱意和生命的喜悦,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恩和对时代的歌颂。整场诗会的四大篇章,前面三个篇章讲的是“家”,后面一个篇章讲的是“国”,合起来是“家、国”,也就是“家国情怀”。朗诵者艾米(南京)说:“婉风流转,一个行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的女子,陶醉在墨香里,徜徉在诗海中;浅拾字里春光,怡情文中雅趣,将点滴温暖谱写成爱的诗行”;用点评嘉宾于慈江老师的话就是:“婉风流转的诗,既纯净,又满是烟火气。”婉风流转,“诗如其人”。
二、以美声美诵,使文字插上灵动翅膀
本场诗会可谓是诗与诵的珠联璧合。婉风流转的16篇佳作被16位朗诵艺术家倾情演绎。以张卫东、青山、冰轮、林姿为代表的资深朗诵艺术家,以全国十大青年朗诵家隋源、姜子平等为代表的青年朗诵家,还有时光中艺术剧社小童星何孟瑶,用清亮悦耳的童声,把《小画家》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同台表演,群星荟萃。朗诵者洁白还把婉风流转的《香山红叶》用中英文分别朗诵,新颖别致。16位朗诵艺术家在诗会中用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声音,或温婉抒情、或激越澎湃,通过自己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脉搏,抒发对生活的感动,无不展示了朗诵艺术家们高超的朗诵艺术。
三、以专业点评,促文、诵再上新台阶
本场诗会的点评嘉宾是被誉为“集诗歌的写、译、析、诵、评、改、润于一身之两岸三地第一人”的于慈江教授, 系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座教授、一多诗歌中心主任。作为知名学者与诗评家,于慈江教授从本场诗会的诗与诵两个方面入手,由浅入深地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写作与朗诵课。在写作方面,于慈江教授提倡“炫耀式写作”,建议每个人从原点出发,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蓬松枝蔓、恣肆走心地写。比如,以《香山红叶》谈“诗眼”,以《秋语》谈代入感,等等。既鼓励了诗人婉风流转,又使听众耳目一新;关于诗歌的诵读,他提倡“学人诵读”,而所谓“学人诵读”,就是要吃透文本,以文本的深度理解和贴切传达为重心,然后以清晰、平和、精准的诵读和声音塑形来呈现文本。
于慈江教授还以婉风流转16首诗歌为例,进行诗与诵的一一点评,带领大家体会如何写、如何诵,让大家体会诗歌之为诗歌的美妙!于教授的点评专业而精准,大家受益匪浅,纷纷反馈说:这是一次记忆深刻的思想与人文盛宴。
本场诗会是由武汉炎黄文化读书会、武汉炎黄朗诵艺术团、武汉炎黄旅游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
总策划为代新元(代你玩)总导演为李瑛。代新元说,中国是文化大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今天的文明。“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我们的诗会坚持“听众在哪里,我们的舞台就在哪里;听众在哪里,我们的演员就在哪里;听众在哪里,朗诵的声音就在哪里”,力求使读书会走出书屋、走向世界,并注重丰富内容、焕新形式,近年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文/筱筱 代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