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小燕送我的生日礼物。二零零九年,十二年前,四十二岁,也不知那一天是怎么想的,神差鬼使地去看小燕,她那时正经营着一家花店,那名字极为特别,是她当兵在特种部队的弟弟给起的。
小燕家人身上都有一种仙气儿,自带不凡,我只记得小燕的二姐在下海潮时就去了海南,在那儿还添了二宝,是那里特惠的宽松政策,独这位弟弟,儒雅之外有一种杀伤力,超智慧的诙谐、幽默和风趣,看不出来的调皮、捣蛋,却有一帮子匪气缠身的兄弟,因为我的大弟弟就在其列之一。
我们那时都自命不凡,很文艺了,还有一位更文艺的青年给出这种超然无外的名字,不能不让人刮目相待那个与众不同的弟弟,他后来果真在特警队里不同凡响,属于一个于无声处响惊雷的主。
小燕一直经营到前年才放手了花卉,源于市场的冲击,去年才开始休假。我大弟对她弟弟的评价一向是上上乘的鉴语,而我只关心小燕的近况,我知她一心向佛,一心礼佛,也就不去打扰她的安宁。我独自在外,一人长途跋涉,南征北战,东西驰骋,终于等到彼岸花开,小燕归来,也许只有此时才配得上她的修行,她才现身的。让我明白,你只负责美好,上苍自有安排。
只记得那天到花店的时候,似乎都已经是下午接近黄昏的时间了,已经忘了都聊的什么,只知道小燕给佛堂、寺庙里面贡花卉,我当时也在进修《次第道》和《净土》,只晓得那是她前世修来的福报,她的功德无量啊!
缘于玉玲一直在我面前夸赞小燕,说她的修行不是一般人的高度,她的语言很深刻,她的一举一动都清澈见底,那是无人能及的纯粹,她的文章耐人寻味,需要细细地去品,里面的哲理、厚度和宽度,有一种影响力和穿透力。我那时把小燕称为哲学家!
原计划和小燕一起过个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但她的儿子正在打篮球,已经有别的安排,只能非常遗憾地告辞,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决定买上一把含苞待放的玫瑰,犒劳自己这颗孤独而寂寞的心。
时令已经过了春节和情人节的高价期,价位还比较亲民。当年的我还能消费得起。于是就和小燕一起精心挑选了四十二枝,四十朵玫红的,两朵粉红的。包装完毕,我要付款的时候,小燕却万般阻拦拒收,算她送我的生日礼物。让那一束玫瑰成了我这一生最荣光的一束花卉。
从花店出来到321站牌,长长的路,长长的关注,黄昏的灯扮靓了那一条归途,玫瑰的花香陶醉了我。众人的目光更增添了我公主般的荣耀。我是那天路上最幸福的女孩子,找到了《故事会》里那个头上被老师带上发卡成为最美女孩的那种炫目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回到办公室,那一夜满屋弥漫着玫瑰的花香,兴奋地几乎一夜未眠,那些天我都被那束玫瑰宠着!那种被爱的温度温暖了那一颗漂泊的心,给流浪的心一个家的感觉。那四十二朵玫瑰一直陪我很久很久,我甚至收藏了四十二朵干花的花瓣。把它夹在我的书中,放在我的衣箱,后来还随我去了渭南、韩城、宝鸡等地,一直形影不离,伴随左右。
时间虽然过去了十二年,小燕可能早都忘记了那一束玫瑰花,她不会知道那四十二朵玫瑰花却成了我生命中最贵重的礼物。那是我生平的第一束玫瑰花。也是我终身难忘的四十二朵玫瑰花,她们一直开在我的心中,芬芳沁香,从未凋零。她们终将注定伴随我直至永远,因为那里有小燕无言的爱。
楚丰华
2021.10.31
9:15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