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张涛,1952年1月18日生,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2021年10月15日因病去世。原临沂县水利局技术员。被素有“活地图”之称的原临沂县水利局长周怀仁誉为“当时我局技术骨干之一”。
怀念父亲
文/ 张金夫
2021年10月15日22时,我喊了42个春秋的“大大”,永远地离开了我。
虽然他已经七十岁,到了“古稀”的年纪,可是他的离开,还是让我觉得突然。
给他“指路”的时候,先生让我喊他“爸”。喊了三次,每次喊三声。喊他“爸”的时候,眼泪扑簌簌地下,止也止不住。
我们姊妹四人,只有我喊他“大大”,他们三个都喊“爸”。和外人提起他我也喊他“爸”,在我们姊妹面前提起他我也说“咱爸”,只有在他面前喊他“大大”。
在他面前,我从来没有喊他“爸”。我从来喊他“大大”。我所喊的,他所答应的,都是“大大”。我只喊过他九声“爸”,他还没有听见,也不知道我喊他“爸”。就算是喊他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爸”,他也听不见了,也不答应我了。
这几天,只要想起和我父亲有关系的小事,哪怕是一句话,也忽然会泪流满面,不能自已。我去园子里看白菜,忽然想起父亲曾经在这里忙碌,在这里耕耘,在这里种白菜,想起我说“大大,吃饭”。忽然就泪流满面,悲痛不已。

在医院,我的心境愈来愈悲伤。第一次体检(拍CT),我父亲是走着去的。第二次体检(拍心电图),我父亲是坐着轮椅去的。第三次体检(又一次拍CT),我父亲是抱着氧气袋坐着轮椅去的。第四次体检,我已经预约了,可是我父亲已经去不了了,只好经医生同意后放弃。我眼睁睁父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有很多文章、诗歌、诗词,他都看过。看过了还要给我提出修改意见。只有这一篇《怀念父亲》,他看不到了,也不会提出修改意见了。
从我入队、入团、荣获“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金卡,入党,每一个环节,他都知道。他多少次给我说,咱家是不偷、不抢、不骗、凭着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的家庭。
每个学期开学前,他都会在我的《小学生手册》上,认认真真地写上他的“家长意见”。他写过的很多话,我都忘记了。只有“请老师费心,助其成才”这一句,好像钢针那样,扎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父亲在水利局工作过十年,设计、施工桥、涵、闸、坝、渡槽、倒虹吸等各种水利工程几百处。直到现在,经过四十多个春秋的风吹日晒,许多水利工程,仍然在使用。

这些天我在看父亲生前的视频。他在地头连续操作手扶拖拉机头部转换地垄,他在剁馅,他在吃包子,他在打电话,他在喝口服液,我叫他他不理,我喊他他不应。
我为什么不多给他拍几段视频呢?现在想拍也拍不了了。
他在卧室看电脑,我在厨房烧火。我喊他:“大大,你把灯掌上呗。”“大大,你喂喂猫吧。”“大大,你把盘子里的火腿肠挑几块小的给黑猫吧。”每次我说完,他都会“嗷”的答应着。晚上在厨房煮饭,我喊了一声:“大大,你把灯掌上呗”。许久没有听到他的回答。我这才突然想起,他已经不在了,不能回答我了。写到这里,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父亲,您放心,家中一切都好。

作家张金夫近照
作者简介:
张金夫,笔名张金华,男,汉族,1980年4月生,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中共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