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丁远阁
陆华廷/文
金秋十月,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景色宜人。
(图为,丁远阁画家绘画舞蹈手稿)
10月27日,绘画舞蹈很有特色(见附图)的丁远阁画家约会了蔡施能、范明、方雄、林琳、陆华廷等几位热爱艺术的好朋友,来到广州海珠广场一所艺术中心,共同畅谈对绘画艺术的体会。
(图,左起方雄、蔡施能、林琳、丁远阁、范明、陆华廷等六位热爱艺术者,一起座谈艺术创作体会)
我与丁远阁老师相识。是多年前的一次参加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文艺家表演活动,认识丁远阁老师的。
(图为,童年的丁远阁与他的妈妈)
他,自小与岭南历史文化名人屈大均一样,均在广州西关里的西场村生活。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有记载西场村里的地块,早在2000多年前,汉陆贾南越,就选择在西场村地块筑泥城而居。司马迁,也在他的《史记》有专篇介绍陆贾南越促成和平统一国家的大事件。也是因为有这样的话题,有缘与丁远阁老师的来往不断,包括我与他一起回到西场村,与他曾经的童年孩子叙旧回忆当年的故事。家乡的父老乡亲,得知丁老师是一位广州的画家,还叮嘱丁老师有机会,构思创作幅再现西场村依傍珠江、泥城、关帝庙、祠堂、水厂、民宅等能突现出西场古村的乡情画幅。
我了解的丁远阅老师,包括这次的好朋友相聚沟通,得知他在职时,是凭个人的努力优秀表现而被选进入了出版社工作,他担负繁重的编辑工作,然后,把别人休息的业余时间,挤出点点时间去考虑自己的绘画创作。其作品,还常被《广州日报》等报刊约定须刊登。有一次,广州举行的广府文化活动,报纸的编辑,就约他当天,把现场绘画作品,立即送到报社。见视频丁远阁老师谦虚地向几位画家的介绍报社约稿的情况。
他的确是比不上那些吃着“皇粮”的专业画家,有着优越的创作条件。他的画作完成得更多了一份艰辛的付出。
多年来,他投入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与精力,创作了不少反映时代、社会、民生的主题性作品。创作这样的作品,对于一位业余有恒心的画家,是难能可贵的一种艺术追求的精神。尽管绘画很多作品,注定是没有市场效益的。但,他始终认为,一个艺术家是应该这样做的。纵观他历年的作品,不论在油画作品,还是在他擅长的水彩作品中,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揭示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其中,画面中的人物,包括有书法家林文亮、砖雕家陈金庆、游泳健康达人陆华廷等都是他熟悉好朋友的脸孔。
(图为,丁远阁老师绘画的游泳健康达人陆华廷)
还有更加多的是普通的工人,例如不很吃香抢手的行业中的环卫工人等;不论是为节日快乐中翻腾的东方巨龙,还是在没有战火纷飞弥漫的防疫抗疫第一线战场上的医务人员或是激流洪灾、中拼搏的子弟兵……均在他许多的被人们赞好作品中展示出来。他多年来这些作品取材,均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通过他亲眼所见感动而创作的一幅幅深受人们好评的画作。
(图为,丁远阁老师带着他的学生绘画人像)
作者简介:
陆华廷,广东省明道书院陆贾文化传播者、广州市越秀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监事长,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的广州市荔湾区文联文学委员,曾参加广州市中青年文学创作学习班及代表广州市荔湾区参加广州市文学创作座谈会。创作的散文、诗词等文学作品,分别被《那一片星光灿灿》文学书籍、报刋和新媒体公众号等刊登。
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外诗人注册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