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薄凉,温暖相伴》一
文/路路通
编辑制作朗诵/慧觉
生活是一次旅行,我们要且珍且行,学会好好欣赏人生路上的每一段风景,我也知道,不言苦楚,不说放弃,光阴慈悲,定会厚待我们每一个行路人。

01、晚秋薄凉,渐行渐寒,却有温暖相伴。
只是几天的时间,季节就从浅秋嬗变成了深秋,满目沧桑,不诉离殇,霜侵万物,笑看风云,长风万里,目送秋雁。
这是季节的变化,岁月的变迁,更是人生的深入,不免会有些感伤。

四季轮回,每个季节,对于生命都是一场默默的修行,经历风雨,更是一种自我的超越,每一个季节,每一天,我们都在用生命的力量,迎接生命中的希望,期待快乐和美好。
季节渐渐寒冷,冷暖交替之间,我们的生活依旧不愠不火,情感不冷不热,不敢说自己过得比别人好,但是一定是要比从前过得好。

无论季节如何,只有心存希望,便可让生活明朗,看万物可爱,感人间值得,更是相约美好,未来可期。
林语堂:“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惊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华丽。”
你看,暮秋里那一树树枫叶,正红的如火如荼,风姿傲然,如浸染过一般火红,让深秋的山林景致极美,绽放出别样的盛情!

劲风吹过,秋林飒飒,满树枫红摇曳不安起来,如涌动的云霞,纷乱也成了一种美。
近处的风景,也是优美旖旎,片片叶儿奋不顾身地投入尘泥。而我们于风景中,满怀温柔相看,更有一份怜惜,心疼着每一片无从挽留的凋零。

一树秋红,时光深爱的颜色,此去经年,人生旅途漫长,还会遇见无数个花开叶落的季节。
在每一个生命经过的路口,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遗憾,知道无法弥补,却又在无可奈何中,看着秋花落去,光阴远走。

就像生命里有许多的事情,不能忽略,却又不敢放弃,久而久之便落满了灰尘,化作枯草与秋风,想来也是倍感沉重。
当我们静下心来,回眸过往,才发觉流逝的是时间,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回忆,期盼的是未来。

过去的你我,也曾因纠结而担忧未来,让自己裹足不前,未来的时光,愿你我都能放下包袱,努力前行。
秋去春来,往后的每一天,愿你我都能与幸运不期而遇,与美好温暖相拥。



方路简介:浙江东阳人,1949年lO月出生,男。学历:双大专。党派:民盟。1968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984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历任医院院长、报社记者、编辑、副总编、总编、研究员、客座教授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五届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项目部顾问等职。方路教授现任中德跨境贸易联合会会长,浙江大学继续教育中心顾问、美中德中交流投资中国华东大区总策划总顾问等职。通过中德跨境贸易平台,从2013年开始,已经先后形成郑新欧和义新欧班列。“义新欧”中欧班列指的是:从浙江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最终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条铁路线全长13000多公里,是目前所有中欧班列中最长的。“郑新欧班列”从中国郑州至德国汉堡,比海运更快捷、比空运更经济。郑新欧班列现在目的站已覆盖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国内客户货源地已覆盖我国超半数省份,有效地形成了稳定的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基础货源地。中德跨境贸易联合会下属德国企业,迄今为止已达一千一百多家。40多年来,他受聘担任几十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总监、顾问职务,策划了100多个成功案例,均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尤其是1984年创办的“办法 总比困难多”和“思路决定出路,方法促进成功”系列讲座,其内容已被业界作为“方氏理论”而广泛传播。迄今共出版专著、合著90多本,发表各类作品2000多件(篇),计1500万字以上。荣获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和优秀作品奖励30多次。2008年12月他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被授予“共和国改革开放先锋人物”光荣称号。2012年5月在北京钓魚台国宾馆被授予“道德中国榜样人物” 荣誉称号。2013年12月被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等三家单位联合授予“2013中国行业最具影响力年度人物(教育科技类)”。2018年6月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三家单位联合颁发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管理创新功勋奖(最高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