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三首

诗/李育川

(一)

云淡天高好个秋,
徜徉美景喜神游。
清风碧水人陶醉,
哪问红尘浸染愁。

(二)

一树金黄不是花,灿然满目夕阳斜。寒冬虽可添颜色,无奈风中落岁华。

(三)

红柿横枝挂眼前,犹疑灯笼碧空悬。深秋靓艳添新彩,采摘园中笑靥圆。
七古.盛世赞

文/李周省

盛世太平夕阳艳,
身居中山避冷寒。
儿女心孝父母暖,
感党谢亲鬓发安。
政稳囯泰民安康,
常结善缘生活香。
天地总存人间情,
唯愿大众体康健。

作于2021.10.31广州中山


悦读著名画家杨兴文

文/屈军强

辛丑深秋,西安阳光明媚,树上多了丰富的色彩,叶子在欣舞自在中,言说深秋的美妙和音响。吉日,我应邀兴然走进了西安大唐西市著名画家杨兴文先生的工作室。
敬畏艺术,理解艺术,发展艺术,才能有真挚的情感和快乐!艺术总得有范的感觉,雅的情境,美的风景。在此,我才读到了杨先生画境之妙邃!
一幅幅画,别有情趣;一句句话,别有见解;一本本书,别有意境,一笔笔情,别有天地;一段段事,别有快乐!笔下描,画中奇,彩中品,意中美,一杯香茗品中赏,一生友情忆真心,岁月不亏勤苦人。画贵自立,"自净其心,如风光霁月",杨先生的作品画法出古,构思出新,据德依仁,艺由道崇,别出心裁。
杨先生的"画"要细细品。传统之法,审美之悟,微见大千,宏知世界,一笔一色,一情一乐,盎然生机,"懿德茂行,可以励俗。"专家们认为,杨先生画要在静中读,读中才知风之姿容,景之和美,人之百味,艺之魅力!
杨先生的"勤"要慢慢回味。记得有一名画家说:"绘画既要借鉴古人的智慧,又要关注自己的时代。"熬之路,勤之行,忍之心,笔中生花,纸上谈爱,观一心铸梦,慕一生写雅,水墨渗透着吉祥,浓彩映照着印象,没有多余的解释,只有四个字闪现:"一往情深!"
杨先生的"话"要多多品悟。他一辈子衷情于三个字:爱画,爱之深深;乐画,乐之天天;信画,信之处处。心既托于画,画亦寄情于趣。一言一语一生悟,一乐一年一美延,画家总开颜,令人敬佩不尽!我明白,画家当苦中求乐,笔外求笔,杨先是为代表人物。
杨先生的"情"要连连点赞。艺术的"心"是永远不变的。敬佩杨先生的热忱专心,人乐之,人熬之,人苦之,人求之,人美之,人和之,人品之,人好之,人藏之,人敬之,心生而言立,言立而画明,诚然之道也。人生的一切,都在以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拍摄、放大、提速、定格,杨先生用独特的作品推出自己喜欢的情景剧,片名是《画之魂》。
大智有形,弘扬有方,凝目每一笔色彩,欣喜看到的是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读着、思着、悟着、美着!读兴文先生的画,得带着艺术之恋情,带着哲学之思维,带着文化之意象,带着传统之美德,带着吉祥之象征,去认真欣赏思考,惟此,留给我们的必然是大情、大美和大爱!
"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中国美学的主要精神在杨先生画中闪烁颇多,品之韵,赏有味,喜乐之,铭记之,余即兴而赋,以表敬意--

一笔一情铸画魂,
一生一世美境存。
秦人才俊名传远,
翰墨雅情八面崇。

尊古扬风画正观,
著花老树妙豪端。
夕阳映照新奇叹,
豪士砚田美更延。

秋之声,是为记。
辛丑秋于西安八宝楼

昆明月(外二首)

诗/ 鲁翔

从云端里
探出一段柔情
把路途照射得更亮
没有回味过其间反馈的滋味
只是一味地前行
或许那时候青春靓丽

打一把没有遮挡的棕色雨伞
把曾经的暗淡撕裂成碎片
仰望那一轮淡淡的圆月
昆明,在没有月亮的晚上
依然,从仿徨和思念的雨里
我依然前行

作于2021·07·04

云南土

泥土里
被一次次放大
像久待发芽的种子
蓬勃而臃肿而奋发向上
或许从一开始
我就已经失落自己
着色与这无垠的广阔
找不着源色彩的灵魂与肉体
与黄土高原不同
我被深深的陷落其中
黝黑而放光的灵魂
被这红色基因熏染放大而无所适从
作于2021·07·02宝鸡

爨乡路

继续前行
看见一些精明的智者
不断释放现代文明的精华
把视野里装扮得缤纷多彩
前所未有的感觉
让灵魂从愉悦里不断升华
暮年,从此不再臃肿
就在这里
靓丽会更加光辉灿烂
青春从此杨帆,一路披荆斩棘
把轮回重新梳理
夜行者也许没有迷茫和仿徨
只是一时失语
这路,会继续拓宽
而我的步伐,在数倍加大
作于2021·07·06宝鸡

辛丑素秋石鼓阁观菊展

文/翟功印

偏贵百花后,九秋秀淑姿。
金风不曾折,玉露漫相滋。
爱孰如陶甚,餐惟有屈迷。
千枝堆异彩,清韵动歌诗。

绿菊花

文/边丽萍

乡野围篱种菊花,霜前沐月日清嘉。
禽如偷眼为香动,蝶若断魂因影斜。
彭泽先生今罢酒,潇湘妃子梦幽遐。
缘何丛菊偏怜你,秋光系我绿萝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