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你"留作今日羞"羞民族罪人
文~梦在远方 朗诵:凤凰之歌

恨不抗日死
留着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几乎没上过几天“私塾”的吉鸿昌将军
刑场上即兴遣词用句
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我不相信"天下英雄尽解诗”的笼统说法
我只相信
所有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耳染目熏
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
在芸芸众生中弘扬了
一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类精神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果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灵魂
那么给吉鸿昌人生基础教育启蒙的
无凝是古老的中原民风
和河南人忠烈彪悍,侠肝仪胆的千年底蕴
带着这样的思考
我们来到了河南周囗扶沟县城东北吕潭镇
吕潭镇地处扶沟~太康、开封~周口
两条官道的枢纽中心
贾鲁河南北贯通,便利水运
吕潭镇开埠于元朝
明万历年间已形成商业繁荣的中州名镇
镇中心设闽、浙、赣、鄂、秦、晋六省商号
大街上商铺鳞次栉比
河道里舟船樯桅如林
京汉铁路开通后才逐渐“式微"于时代风尘
厚重河南
厚重的是″忠信孝悌,礼义廉耻
中原名镇
扬名的是″古朴守信,仁爱自尊
1895年9月18日
吉鸿昌就是在这里落地成人
穷人孩子早当家
千金难买少时贫
吉鸿昌6岁就开始帮助父亲打理茶馆生意
10岁时依然上不起学因为生活艰辛
12岁的吉鸿昌在父亲的多方借贷下
总算入了私塾念书
不到一年
因为看不惯地主恶少欺压穷人家孩子
吉鸿昌与人打架被校方惩罚拒之校门
父亲知道后抡着扁担追着揍他
吉鸿昌打小就是一个硬骨头,满身犟筋
有个外号叫“扁担楞”
至今还传扬乡邻”
1913年8月冯玉祥招募新兵来到周口扶沟
18岁的吉鸿昌报名参加了″西北军"
1920年5月
己经当上营长的吉鸿昌父亲病危
他的父亲临终前告诉他:
“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
作官即不许发财,你一定要铭记在心”
父亲去世后
吉鸿昌便亲笔把“作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写在细瓷碗上交给陶器厂烧制
烧好后吉鸿昌把瓷碗亲手
发给每一个官兵"训话治军"
“我吉鸿昌虽为长官
但我决不欺压民众,忘了作人之本
我一定牢记家父的教诲:
″作官即不许发财"
要为天下的穷人办好事
苍天作鉴,所有兄弟眼睛
都是监督我吉鸿昌的戒尺和标准
现在人静下心来想一想
乱世中吉鸿昌能做到这一点
无愧于伟人中的伟人

1927年中秋
西北军19师师长吉鸿昌回乡省亲
一时间小小的扶沟县城议论纷纷
众人有喜、有赞,有妒
有惑有怨,有怕也有恨
因为吉鸿昌有个侄儿吉星兰不守本份
仗着叔父的势力不知天高地厚
爱上了自家“租房客”赵兴运的女人
吉星兰不仅用砒霜
干出″勾奸夫害本夫"的人间犯罪
还顺手毒死了赵兴运白发苍苍的娘亲
赵家人知道
吉星兰是吉鸿昌的侄儿不敢告官
“民不告官不究”但难堵众囗议论
吉鸿昌听说后拍案而起
给扶沟县长杨宗敏立即写信
要求秉公处置,不要顾及叔侄情份
精于官场和时局的杨宗敏
拿着吉鸿昌的信犹豫不决
在拖延和观望中敷衍将吉星兰收押关禁
嫉恶如仇的吉鸿昌亲自到县衙当众审理
澄清事实后掏出手枪
亲手将侄儿吉星兰击毙于扶沟县衙门
看着侄儿的尸体吉鸿昌摇头叹息
对着众人,警卫和县长杨宗敏说道:
“今晚我要款待哥嫂
亲自赔情安抚吉姓宗亲
特意送家乡父老一场包公戏《铡包勉》!
还扶沟县吕潭镇民风纯朴朗朗乾坤
1971年周恩来总理
在评价吉鸿昌时说:
“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
后来参加共产党
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
要把他的事迹出书!
这是英雄惺惺相惜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930年4月中原大战
吉鸿昌的队伍在旧军队里脱颖而出
与代表江浙财阀官僚买办利益的蒋介石
曾经在河南商丘
中原大战中死打硬拚
不惜结下怨仇
也要肩负救苍生于困苦的历史重任
1930年9月28日西北军失败后
为了保存实力
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被谴往河南信阳府光山县保境安民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北
吉鸿昌以一个中国军人的血性
矢志抗日呼吁反对
中国人打中国人,围剿鄂豫皖工农红军
被蒋介石视为心腹之患解除了兵权
蒋介石担心他阵前对天开枪扰乱党国军心
强令吉鸿昌出国考察实业
收交解除兵权,不让将军领兵带军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
刺激着吉鸿昌的爱国热血
吉鸿昌在此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真正将革命方向认准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吉鸿昌变买家里的财产6万元
与冯玉祥方振武
筹建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相继从日本手里
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
展示了一个河南人救亡图存的赤胆忠心。在杀敌报国的战场上吉鸿昌痛快已极
他在急行军的马背上即兴作诗:
“有贼无我,有我无贼
我不杀贼,贼即杀我
半壁河山,业经改色
是好男儿,报国舍身
1933年5月3日蒋介石授意签《塘沽协定》
还命令商震调动十六个师与日军联合夹击吉鸿昌在长城抗日战场的冲峰陷阵
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政府的即定方针
《中华民国大事记》第22卷记载有文
″如再有侈言抗日者,立斩无赦"
至今国家历史档案馆里笔迹仍存
吉鸿昌的日常行止被军统特务监控紧跟
为了民族大义吉鸿昌将生死置之度外
为了集团利益蒋介石将软硬手法用尽
吉鸿昌抗日全是为了″国仇”
蒋介石融不下吉鸿昌全是”私恨”
一方是″君之之行"高风亮节
一方是”小人算计"狡诈阴损
后来孔祥熙等向上海法租界行贿
支使军统特务
用暗杀拘捕的卑鄙龌龊手段
将吉鸿昌击伤后绳绑索捆
从上海引渡到国民党北平军分会
″军法会审”
1934年11月24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后说吉鸿昌犯了“叛国罪”
(多次煽动兵变)
和“叛党罪”
(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将吉鸿昌秘密枪杀于北平陆军监狱
吉鸿昌,时年三十九岁
因为抗日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沾襟
啊,吉鸿昌
啊,吉将军
你生是河南人
你死是中华魂
你最有河南人的血性鲜活
你最有中国人的骨气自尊
你是"苦难河南地"哺育的优秀儿女
你是“百年中国耻”练出的一块真金
你耸立在
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资治通鉴”
你屹立在
黎庶百姓和社会"精英"面前将是非区分
你“扬眉剑出鞘”抵御外辱
你″留作今日羞"羞民族罪人
你仰无愧尧舜轩辕
你俯有恩后世子孙
你生也千古,死于千古
你德配天地,道贯古今
你是二十一世纪
河南人民引以为荣的骄傲
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示范人生的楷模样本

【作者简介】梦在远方:李新明, 河南洛阳汝阳人,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主播简介】凤凰之歌,中共党员,1945.1.8日出生,2000年公务员退休,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人,热爱唱歌、朗诵,愿用优美的声音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直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