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武汉名家罗定对老师的佳作:《痒痒挠文章少点好》「飘舞的剑」(1024辑)
痒痒挠文章少点好
定对
你说这里桃花吐艳,我说这里梅花傲雪,他说这里杏花飘香。
你说这里小河流淌,我说这里细河不惊,他说这里大河奔腾。
你说这里英雄不朽,我说这里勇士长存,他说这里烈士永垂。
这就是痒痒挠文章,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认知,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示天下文章一统抄,抄成一锅烂渣。
前天,我在一家酒店吃饭,菜还没上时,我看到餐厅里有个书报架,摆了一本与吃饭无关的杂志,拿到手上翻翻,从头至尾都是马屁文章和痒痒挠文章,痒痒挠文章居多。
我的家乡武汉有一家汉阳造纸厂,农民们汗流浃背割柴,工人们挥汗如雨造纸。那么辛苦来的纸岂能任由被马屁文章痒痒挠文章糟蹋?
写这种马屁文章痒痒挠文章的所谓作家,往往还认为自己了不起,得意得瑟得好不厉害。
我原来工作的区城建委,下属有个市政公司宣传科的干事,在《人民文学》发表了一篇叫《今天》的小说,得知自己的文章被刊发了,他人就像上了天似的开心不已。有一天我到他们公司里去采写一篇通迅,写好后要他盖个宣传科的章子,他竟然说不方便,好言说尽,章子硬是没盖成。不久的一天我又去他公司,他却死了。
我看过他那篇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今天》,和一个国外评论家的感觉一样,仍属于人云亦云的痒痒挠作品。唉,人啦得意什么,又得瑟什么呢?
在所谓的作家中,我无疑是另类,无疑只能夹紧尾巴,无疑甘拜下风。每当见到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作家,我敢说,别得意,别得瑟,说不定你不如我,论稿费,我总共拿了三十多万,你拿了多少?论贡献,新华社报道我填补了国家空白,新华社报道你填补国家空白吗?
自己是什么,应该和我一样,心里有数,什么作家,不过是个讨饭的。
愿马屁文章,痒痒挠文章少一点,少浪费一点工人和农民们辛苦造的纸张。

